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年山东禹城伦镇中学九年级:免疫系统生物测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美洲爆发流行的寨卡病毒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这种虫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防治以消灭蚊虫为主要措施。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                   B消灭蚊虫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寨卡病毒在细胞内繁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服用抗生素不需要医生指导          B有“OTC”标志的药品可随意服用

C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D服药时间,饭前饭后无所谓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给儿童注射相关疫苗使其具有了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在免疫类型和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B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C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      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        B加强体育锻炼

C为儿童注射疫苗              D隔离传染病患者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  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吞噬细胞消化病原体

C患过麻疹的人对麻疹病毒有免疫力

D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溶解病菌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探究病毒结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塞卡病毒Zika Virus).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塞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

B塞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和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

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C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D免疫具有防御、清除和监视的功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溶菌酶溶解病毒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合理用药不仅能及时解除病痛,还能防止危害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5年12月,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女士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C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主要由吸血的动物传播

D消灭蚊虫等吸血昆虫,属于控制传染源

 

二、探究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和盐粒等颗粒物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霾天气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______________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免疫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_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_________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四、探究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

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______,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______免疫

(2)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______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

(3)甲流流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______组成

(4)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______上的各项信息

(5)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_____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_________的原则。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

1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      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2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简单,其外壳和内部成分分别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分区人并瓦解人体免疫系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目前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下列行为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填数字序号;①与艾滋病患者拥抱;②输入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血液;③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④不安全的性行为;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妇女生育孩子;⑥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⑦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3如图曲线A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量变化,患者血糖量从顶峰慢慢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血糖量超过正常水平,肾单位中的      无法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泄到体外,曲线B表示如果在a时间点给患者注射      其血糖量会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在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尿病患者应小心控制对      的摄取量,因为该类营养物质在人体小肠内,经过      中相关消化酶的作用,被分解为葡萄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还暴发了非典、禽流感、甲型 H7N9 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分析回答:

1非典、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和甲型 H7N9 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它们的结构简单,只由                                     组成。

2下表是不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3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新型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图中曲线在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产生了        ,这种物质是由        细胞分泌的。

4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        。有些流感患者在患病初期选择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没有科学道理。

请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                                        

 

六、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年,全球疟疾患者是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

资料二 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恶性疟疾原虫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传播疟疾的疟蚊属于节肢类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___,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_________的结果

 

七、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20世纪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原始的、寄生性单细胞动物,由按蚊叮咬传播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位获得科学类将其的中国人

[资料二]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疫苗产品案件,大量未经冷藏的疫苗类产品流入多个省截至2016年4月11日,共立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2,已批准逮捕22人,已查实涉案药品经营企业45家;初步核实涉案疫苗流入接种单位59家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播类型上看,疟疾属于_________传染病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_________

2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引起人体出现_________症

3我国从198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计划免疫,大大提高了广大儿童及青少年的免疫能力如果人体接种过期或未经冷藏而失去活性的疫苗,结果是体内不能产生_________,仍会导致感染,也就失去了计划免疫的意义

4除接种疫苗外,请写出一条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措施: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