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6)(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黄瓜营养组织的是( )
A.黄瓜果肉细胞
B.黄瓜表皮
C.黄瓜种子
D.黄瓜果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
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下列哪一种生理活动能在下图所示的五种条件下持续进行?(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毛吸水
D.蒸腾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式:二氧化碳+水manfen5.com 满分网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B.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C.产物利用:只为生物圈中的动物和人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D.意义: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海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叶
B.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C.经常食用,可预防大脖子病
D.它生活在海水中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鸟类的双重呼吸是指每呼吸一次都是( )
A.在气囊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B.在气囊和肺里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D.吸气时在气囊里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的曲线,能正确表示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变化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从吃了混合性的食物在消化道内形成食糜之后,能分解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
C.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D.一氧化碳、水、尿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尿素、尿酸的含量变化曲线(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球
D.肾小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赵宏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A.只经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D.只经过肺循环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制备蛇毒抗毒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C.特异性免疫,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实验:①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②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这两个实验可证明( )
A.甲状腺能分泌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体的发育
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体的生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人的体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性细胞、白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 )条.
A.46、23、16、23、46
B.46、0、46、23、23
C.46、0、0、23、46
D.46、0、23、23、23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的特征的是( )
A.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
C.用体壁呼吸
D.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 )
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C.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不能变,否则就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
花盆阳光温度
A向阳20℃充足
B暗室30℃充足
上述实验设计存在错误,正确的改正措施是( )
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
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几个星期.下列有关这一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繁殖行为;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⑤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豌豆开花以前,用纸袋套住花蕊,不让它接受外来的花粉,最终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 )
A.豌豆花不需要传粉,就能结果
B.豌豆花不经传粉受精,就能结果
C.豌豆在生长过程中光照营养不足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皮肤擦伤、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的血液静置后,都出现淡黄色液体,他们依次是;( )
A.血清 血浆 组织液
B.组织液、血清、血浆
C.血浆 血清 组织液
D.组织液、血浆、血清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气孔、导管、根毛
B.根毛、气孔、导管
C.根毛、导管、气孔
D.导管、气孔、根毛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李明同学于4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从早上6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6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取了4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颜色(蓝色)最深和最浅的依次是( )
A.甲丙
B.丙甲
C.乙丁
D.乙甲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如图是南瓜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从[1]到[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2)图中的[4]是由[2]中的______发育来的.
(3)在图中[5]所示的生理过程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
(4)南瓜果实圆盘形由显性基因(D)控制,球形由隐性基因(d)控制.若图中[3]为圆盘形的南瓜,则它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
(5)请你当一次农业技术员,菜农利用某种技术,在南瓜植株上收获黄瓜,这种技术叫做______
(6)莱农常常对大棚内的土栽蔬菜使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
“绿色蔬菜”,而且大棚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一个山丘长满马尾松、灌木、草本植物,树上有松鼠、松毛虫、捕虫的山雀、鹰,树下有苔藓、地衣、真菌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环境及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从其组成成分看,真菌属于______
(2)草本植物与松毛虫在生存过程中摄取营养的方式有何有同:______
(3)请写出此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______
(4)松树及其他植物为动物提供了诸多生存条件,请列举两种:______
(5)单一马尾松森林最易爆发松毛虫灾害,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避免虫灾发生?(写出两种措施)______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是人脑及反射弧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脑溢血患者夜间熟睡时打死一只在其右腿上叮咬的蚊子,此活动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___内,该人感到搔痒,搔痒感觉在【____________产生.
(2)他留意蚊子的叫声,当蚊子落在其面部时,该患者能准确将蚊子打死,此过程涉及图中的【5】______中枢以及【____________的协调作用.
(3)当蚊子落在该患者面部右侧时,该患者却无法判断其位置,你能在图上说明该患者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吗?【____________
(4)患者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说明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2)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3)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烧杯)
(4)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
(5)稍停片刻,再用清水冲掉碘液.
实验现象:甲摘取的叶片除银边不变蓝外,其余部分都变蓝;乙摘取的叶片全部变成蓝色.
请回答:
(1)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等条件进行了探究
(2)实验结论:______
(3)你认为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对实验结论不可靠的进行说明)______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2)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______
(3)图中[6]除能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消化外,还能分泌______,调节______
(4)张涛同学外出郊游,饿了就到附近摊点买了些熟食,吃时虽然觉得有点异味但并未在意,回到家后出现腹痛、腹泻、便中带血等症状,这说明病原微生物已损伤到肠壁黏膜内的______.从此事件中应吸取的教训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