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华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 )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A.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物质
C.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D.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manfen5.com 满分网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生物是进化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  
②所有的化石都是被埋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经过若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③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种类越多   
④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的化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B.这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表现
D.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伦敦桦尺蠖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C.北极熊为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毛色产生了白色变异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不再会患病
D.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会发生困难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
C.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稳定性就越强
D.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
A.食草的生物
B.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C.食肉的生物
D.腐生的生物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B.上述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蝉和螳螂屑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
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
A.绿色植物
B.真菌
C.动物
D.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调节能力从高到低的生态系统排列顺序是( )
A.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生物的进化中,物种灭绝是( )
A.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B.自然现象
C.不正常现象
D.可以避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以下各项中,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环境污染
C.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
D.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水葫芦从国外引进,在滇池里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几乎灭绝.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乱砍乱伐
B.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松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了( )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氧气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氧化变质
B.残留化学药物的污染
C.毒素污染
D.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真空包装和使用保鲜膜能够保鲜食品的原因是( )
A.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杀死微生物
C.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A.冰箱中无空气
B.冰箱中无微生物
C.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低温杀死了食品中的微生物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
A.把食品密封就行了
B.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C.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D.把食品放到冰箱内就可以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利用克隆技术可快速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奶牛,原因是( )
A.可以保持优良奶牛的性状
B.方法简单
C.产生的后代变异性很大
D.产生后代的产奶量越来越多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90年代,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DNA分子中,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细胞工程
B.克隆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杂交育种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生物技术引发的问题是( )
A.人口越来越多,人口素质难以提高
B.将生物技术用于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C.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权是否应该得到尊重
D.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在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时,A装置模拟    ;B装置内盛有    ;正负电极放电产生火花,模拟当时的   
(2)该装置中,C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发现其中含有新产生的有机物可能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如图是草原生态示意图,请回答:
(1)此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2)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3)人们为了保护牧草而大量捕杀老鼠,这项举措给这个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云南某地有一高原湖泊,湖边及周围的沼泽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冠麻鸭,70年代因围湖造田使之数量锐减;80年代因农业施用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使湖泊受到严重污染;90年代在沼泽植物面积减少的同时,又滥捕滥杀,现在该鸟类已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1)请分析冠麻鸭面临着灭绝危机的原因.
(2)请你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为该地区拟定一份保护冠麻鸭的措施(列举要点)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牛牛”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2)“牛牛”长大成熟后其经济价值与亲本甲牛的最根本区别是   
(3)若科学家只培养出了一头“牛牛”,要想在短期内推广饲养这种动物,可采取的先进繁殖技术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50100200400
鱼存活的平均天数15天12天7天1天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