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议内容的是

A.决定抗美援朝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一首歌中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自己主宰“命运”开始于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A.南京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 D.西藏和平解放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52年的一天,农民李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得的土地,高兴万分这一情景的出现直接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新中国成立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是王老师在历史课上的板书,他这节课讲的问题应该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它结束的标志是

A.“四五”运动

B.九一三事件

C.“二月抗争”

D.“四人帮”被粉碎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建设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特别行政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党的十九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实现中华民族伟人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弘扬民族精神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

A.五四运动爆发10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和改革开放100年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改革开放100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区别是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的共识是

A.“三不”政策

B.和平统一方案

C.九二共识

D.落实八项主张的要求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五项原则是处理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A.印度

B.缅甸

C.美国

D.日本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明明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选定的主题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B.设立经济特区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下图)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5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导弹发射成功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人物被称为“当代神农氏”,他的主要贡献是  (  )                

A.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提高小麦产量

C.解决了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

D.实现了人类的丰衣足食的梦想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后来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2)材料二中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这一构想的提出者是谁?

材料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国殇》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看法。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对外开放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1980年

中央决定设立4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

        被划为经济特区,这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

上海        开发区建立,使之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中心之一。

1992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001年

中国加入        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8年

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习近平作了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4个经济特区,请列举其中的两个。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88年哪一地区被划为经济特区?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0年上海哪一地区的开放,使之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中心之一?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01年中国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客易互相了解和导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的提出起到了什么积极效果?

材料三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会场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3)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我国外交史上的什么事件?

材料四  1972年,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后来,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4)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国家只有大小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文明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必须秉持共商共建的发展新理念。

——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5)根据材料五指出,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秉持怎样的理念?

(6)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