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年河北省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A.是中英之间平等协商的条约 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材料反映(   )

A.辛亥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红军长征 D.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朱德和彭德怀是因为(   )

A.他们领导了台儿庄战役 B.他们领导了百团大战

C.他们领导了淮海战役 D.他们领导了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中华民国三年)“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掩人耳目,却被商团窥出了破绽,……将该巡士的油发大辫揪住,要带他剪去。经该巡士再三恳求,请宽假一天准予次日自行剪去,众始散去。”材料反映了(   )

A.袁世凯想当皇帝 B.官绅小吏对于剪辫持观望态度

C.政府严格推行剪辫的措施 D.下层劳动人民对剪辫非常支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改革开放新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已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此后中国迎来了建交新高潮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材料中的□□最可能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是指(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联盟

C.北约组织、华约组织 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欧亚地区的稳定与否直接关乎国际局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欧亚地区局势,世界主要大国相继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这两则和约的实质是(  )

A.抑制日本势力 B.重新瓜分世界 C.争夺世界霸权 D.确立美苏争霸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毛泽东在评价某次战役时这样说:“自从八月二十三日德军全部渡过顿河河面,……至十月九日苏联情报局宣布红军突破该区德军包围线为止,共计进行了四十八天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空前苦战。这一战终于胜利了。这一战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和去年十月间世界人民的注视莫斯科,其关心程度,是有过之无不及的。”毛泽东提到的这一战指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48~1962年,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黄金中所占的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的份额则从15%上升到44%。”材料说明(  )

A.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B.欧盟建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C.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D.西欧经济力量不断增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倍。棉纺厂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1825年英国生铁产量,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煤产量,1840年相当美、法、德三国产量总和的四倍多。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

材料三: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材料四: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何突出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探究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为了救国救民、改变旧中国的悲惨命运,无数志士仁人和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各自的救国主张,有改良的,也有比较激进的。但是这些主张都不灵,没有一个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情况就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名党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一个幼年的党,很不成熟……这中间有胜利,有失败;有前进,有后退;有壮大,有缩小;有正确的时候,有犯错误甚至是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就这样经过多次的循环往复,中国共产党逐渐发展壮大,从一个幼年的党变成一个成熟的党。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是经过千锤百炼、经验十分丰富的党,是唯一能够团结、凝聚和领导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众多民族和广大国土、情况十分复杂的大国的政治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仅仅用了60多年的时间,就把一个积弱积贫、极端落后、被人看不起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文:《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选摘)

(1)材料一中“改良的”“比较激进的”救国方案分别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分析这些事件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出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呈现何种特点?结合史实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哪些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壮大?

(3)依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