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成武县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公元589年南北重归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18年9月11日,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病逝。单田芳的评书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评书文化。“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在其代表作《隋唐演义》中,最有可能收录其中的历史片段是(  )

A. 楚汉之争    B. 八王之乱    C. 李渊建唐    D. 澶渊之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学习隋唐史后,同学们进行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这主要说明唐太宗(  )

A. 注重减省刑罚 B. 重视发展生产 C. 善于虚心纳谏 D. 重视地方整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开元盛世”时,唐朝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元”是哪位统治者的年号

A. 唐高祖李渊 B. 唐高宗李治 C. 唐太宗李世民 D. 唐玄宗李隆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宦官专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某摄制组要拍一部反映唐朝繁盛景象的电视剧。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A.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唐太宗和房玄龄商议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C.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D.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型即唐玄奘。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的起点是现在的

A. 中国广州

B. 中国北京

C. 中国新疆

D. 中国西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果给下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A. 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 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他是(  )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黄巢 D. 朱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唐朝结束后,我国历史进入了(  )

A. 三国鼎立时期    B. 五代十国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宋朝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典故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的是

A. 三顾茅庐 B. 草木皆兵

C. 黄袍加身 D. 卧薪尝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为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皇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提升文官的地位,这一“重文轻武”的政策出现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嘲笑的偏安王朝是(      )

A. 南朝陈 B. 后周 C. 北宋 D. 南宋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宋朝时期出现一位杰出的抗金名将,他收复了建康,取得了郾城大捷。清人纪晓岚留给他的对联是“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他是

A. 韩世忠

B. 岳飞

C. 文天样

D. 陆秀夫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 建立北宋

B. 统一蒙古

C. 统一全国

D. 灭掉南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 行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元朝时军民大小事务公文中出现宣政院印章次数最多的地方应该是

A. 新疆    B. 西藏    C. 台湾    D. 云南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南宋灭亡后,继续展开抗元斗争的南宋官员有

①寇准

②陆秀夫

③岳飞

④文天祥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隋唐时期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出现封建盛世繁荣景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交通创新)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提到的“此河”是指什么河?下令开凿此河的皇帝是谁?此河开通的意义是什么?

(工具创新)

材料二  此工具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巧灵便,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部编教材七下相关史事

材料三  据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部编教材七下材料研读

(2)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唐朝时期发明的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结合材料回答它们各有何功能?

(制度创新)

材料四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四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的创立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不断融合,为祖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唐朝时期为加强和吐蕃的联系采取什么措施?写出图二中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材料三  澶渊之盟开始了双方长达一百多年和平相处的对峙政局,……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发展,使得从景宗开始的中兴事业得到继续发展的和平环境。

——白寿彝《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指哪两个政权?根据材料指出双方签订盟约的意义。

材料四  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部编七下教材

(4)材料四中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依据材料回答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起到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宋代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1)材料一体现了江南经济发展的哪些原因?

——部编七下教材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何处?这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宋代经济哪些领域的发展情况?

材料四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部编七下教材

(4)依据材料回答宋朝海外贸易最远到哪里?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宋朝政府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