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徐舍教学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17年10月1日《国歌法》正式实施,公共场合“歪唱”国歌等侮辱国歌的行为将受到惩处。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代国歌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2015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的情景。会谈中,习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952年西藏解放

B. 西藏的解放标志着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C. 西藏是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

D. 西藏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8年3月28日,离开祖国60多年的20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终于魂归故里。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北伐战争

C. “九一八”事变 D. 抗美援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A. 推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掀起“大跃进”运动

D.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体现当时我国( )

A. 优先发展农业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8年3月17日,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意义深远。我国第一部宪法的产生是在

A.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所示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56年,荣毅仁将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红色资本家,他的举动属于(  )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56年底,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宣传画呈现的场景出现在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过渡时期

C.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与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进行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应是

A.斯大林模式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专家学者遭到无端迫害,反映了当时

A.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 没有制定法律

C.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D. “二月逆流”的出现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

A.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 真理标准

C. 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81年中国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重工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        的拨乱反正完成。

A. 思想上

B. 政治上

C. 生活上

D. 组织上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保障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

A. 创办乡镇企业 B.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 20 世纪最后 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这里的“它”指的是

A. 设立经济特区 B. 设立特别行政区

C. 设立浦东开发区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城市—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城市—内地

D. 沿海经济城市—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该组织的时间是

A. 2001 B. 2002 C. 2003 D. 2004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邓小平先后两次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邓小平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A. 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贡献 B.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贡献

C. 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 D. 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具体内容是

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③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内容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是在

A. 中共十五大上 B. 中共十六大上

C. 中共十七大上 D. 中共十八大上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中国梦”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A. 新时期    B. 新时代    C. 新征程    D. 新阶段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关于三大改造,小历和小史展开了讨论。他们的认识中,谁的错误?请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摘自《复兴之路》(中)

(1)据材料一,上图中“改革”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

(2)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四、连线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图片见证历史,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历经风雨近七十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读图1,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重要伟大决策?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是什么?这一“有力武器”是谁提出的?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材料论述题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刚开始的照搬苏联模式,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曾发生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逐渐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取得巨大成就。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率先在哪里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