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志达中学2019年九年级中考练兵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国家宝藏》在介绍山西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侯马盟书”时让观众眼前一亮。春秋时期歃血为盟"的盟主中,盟主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上演的故事是

 

 

A. 一鸣惊人

B. 问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围魏救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①百家争鸣  

②商鞅变法  

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④兼并争霸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面①-④所示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市井、司南

夜市、士大夫画

木活字、北曲、赵体

象郡、灵渠、小篆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表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历史时总结的表格,从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条约名称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特权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

2亿两白银

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允许外国设厂

 

 

①都损害了中国领土的主权完整

②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③都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④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此最有利的证据是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描述的史实应是

A.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平型关大捷

D. 新中国的成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号外是一种临吋编印的报刊,一般在当日有突发重大新闻时出版。根据《新华日报•号外》(如下图)可以推断(  )

①此号外的出版时间应该在1945年

②该宣言可能由中美苏三国共同发表

③当天日本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④此时中国抗日战争已经持续14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人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形容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其中“冰释雪融”指

 

A. 重返联合国

B. 尼克松访华

C. 田中角荣访华

D. 中美建交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歌曲、电影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下列教学内容与电影、歌曲所反映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建党伟业》

B. 学习志愿军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的祖国》

C. 讴歌巴黎公社功绩的诗篇——《万隆会议》

D. 感知正义一定战胜邪恶的信念—《大决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些文明包括

A. 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 拉丁字母、《汉谟拉比法典》

C. 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的航海线路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小敏同学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绘制了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④⑤所列内容正确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力图通过对外扩张寻求出路的国家有

①美国

②苏联

③德国

④意大利

⑤英国

⑥日本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以下史事与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影响

A

玻利瓦尔等领导的拉丁美洲反殖民斗争

粉碎了殖民枷锁,基本奠定了现代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

B

甘地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直接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

凯末尔领导的民族独立战争和现代化改革

为以后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D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反映了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②达尔文——进化论

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中日求强)比较下面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异同点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明治初期小学课堂

(2)(中国发展)

表一: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年(部分)

 

1月

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4月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月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表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从2002年到2004年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根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84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根据表二归纳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写出取得这些成就的政策性因素。

(3)(世界形势)

美国政府在当地时间2018年4月3日下午宣布,对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你认为英美两国的所作所为违背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之争,提出你的一个解决方案。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中,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指出其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2)材料二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

(3)阅读思维导图,阐述美国富强的史实。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共同因素。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

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和德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急行军。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并没在意识到自己的危机。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拿破仑的什么东西将不会被人忘却,将永垂不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法取得克里木战争胜利的政治、经济原因。俄国后来为此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对战前国际秩序进行的破坏与重建,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共同性质?这两大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4)战争的需要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材料三中图二所示的军事行动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中?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班学生开展了“中国自信”的主题团队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文化自信——感受中国文化)

(1)中华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根据下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三个角度进行史实论证,也可以对图示进行补充或提出新观点进行史实论证。

任务二(理论自信——感知中国理论)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呜: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③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贝多芬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呜: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③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贝多芬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与发展

(2)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③说法中有误的是(填序号)④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小明制作时间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记不清“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七大”还是“十八大”上,请你在时间轴上给准确的填写出来。(答题卡上写出在几大上即可)

任务三(道路自信——探索中国道路)

(3)将下表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中国道路

历史事件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历史意义

守制·歧路

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

自强、求富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变制·寻路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建立君主立宪制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建立共和国制

 

星火·指路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求是·领路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任务四(制度自信——感悟中国制度)

(4)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在如今的中国正在焕发着无穷生命力。阅读下列两段历史叙述,选择其中之一的历史阶段,从三方面用史实说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论述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力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赋予而奋斗的历史。

论述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力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赋予而奋斗的历史。

 

 

 

 

 

论述2:中国现代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论述2:中国现代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任务五(中国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结合任务三和四,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走好中国道路。

(6)综合以上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