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汕头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下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哪一项直接对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建立的与清朝对立的政权是在(     )

A. 金田起义时 B. 占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C. 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 D. 太平天国拥有半壁江山的全盛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原因,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争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骞提出“实业教国”的口号

D.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

A. 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 提倡办企业,开办新式学堂

C. 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 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A. 放弃天朝观念

B. 学习西方技术

C. 拥护民主共和

D. 反抗列强侵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D.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扶助农工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 辛亥革命 B. 维新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的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要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A.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做关的转折点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A. 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 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C. 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 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如下图所示,汕头这座海滨城市曾经见证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光辉一幕:1927年某次起义后,起义军南下进占潮汕七天,并建立过革命政权,史称“潮汕七日红”。 “某次起义”是指(   )

A. 秋收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广州起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和平民主建国    D.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 北伐战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淞沪会战 C. 南京大屠杀 D. 卢沟桥事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对日军的首场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由此可知,此次长沙会战胜利(   )

A. 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利 D. 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上述变化主要目的(   )

A. 改善农民生活 B.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 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D. 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上海 D. 西安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时人民解放军开始(  )

A. 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没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 作战时间    B. 作战部队    C. 胜利因素    D. 战役结果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 《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 《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D. 《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

A. 产生 B. 初步发展 C. 黄金时代 D. 衰落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

A. 自由思想 B. 专制思想 C. 博爱思想 D. 平等思想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A. 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 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 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

D. 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尼局(尼绒纺织工厂)开工。他委托胡雪岩向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1200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十多人。左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年初织尼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兰州机器织尼局是近代中国哪次探索中创办的企业?这次探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局限性是什么?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自强运动”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今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纪念?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了?并指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举动使五四运动取得哪些初步胜利?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精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