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节日与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事件有关的是:(     )

A. 端午节    B. 青年节    C. 建军节    D. 国庆节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 中国人民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美国干涉者失算了,他们的狂妄侵略野心被粉碎了。……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里的“三年激战之后”是指(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美苏争霸的胜利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通过下列哪一事件,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解放战争胜利 C. 农业集体化 D. 土地改革完成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其共同作用是(  )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A. 帝国主义的掠夺    B. 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

C. 朝鲜战争的破坏    D. 长期的战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 1953—1957年

B. 1957—1965年

C. 1966—1976年

D. 1978—2000年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实行股份制 B. 廉价收购 C. 赎买政策 D. 无偿没收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实行三大改造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

A. ④①②③ B. ③④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 《共同纲领》    B. 《论十大关系》

C. 《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 建成青藏铁路    D. 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 华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华南地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 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面对深化改革。”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于(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华全国总工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50年土地改革法案是《__________________》。1953年,美军被迫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政协代行人大的职权。(  )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囝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1)请写出图一的名称。图片正中讲话的人是谁?

(2)这个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3)图二的人物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用5年实现钢产量增长400万吨左右,1957年,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材料二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万户.这些运动的进行,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什么严重失误?

(3)材料三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关于经济发展,你有何感想?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加紧了对国民经济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材料三、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

(2)材料二反映的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内容?事件中除对农业实行改造之外,还对哪些行业实行改造?

(4)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