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隋朝建立 B. 隋灭陈,统一全国 C. 开凿大运河 D. 隋末战争爆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    )

①都定都于洛阳  

②都首创了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 

③都兴建有大型的著名工程   

④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B. 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C. 华佗、柳公权、李白 D. 华佗、颜真卿、杜甫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下列帝王中,“以人为镜”多次采纳魏征忠言的是(   )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  )

A. 贞观遗风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开皇之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为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

A. 开明的民族关系 B. 开放的社会风气

C. 繁荣的农业发展 D. 高超的艺术水平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      )

A. 突厥 B. 吐蕃 C. 匈奴 D. 回纥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 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C. 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D. 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所做的学习笔记。这篇学习笔记的主题是(  )

A. 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B.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D. 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公元763年6月25日,他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他是唐朝和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父”。下面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六次东渡日本 B. 长途跋涉西游 C. 曾在那烂陀寺游学 D. 属于“遣唐使”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 《唐本草》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金刚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事件存在某种关联,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巢起义

②安史之乱

③唐玄宗统治腐败

④藩镇割据

A. ①②④③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 李世民

B. 赵匡胤

C. 赵构

D. 朱元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将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任知州    

③重武轻文政策     

④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宋时,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得若干人,还设置多种机构,分化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这些措施(   )

A. 加强了宰相的权利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加强了皇权 D. 危及皇帝统治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 成吉思汗 B. 耶律阿保机 C. 元昊 D. 完颜阿骨打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西夏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元朝建立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岳家军作战英勇 B. 岳飞忠君守礼思想 C. 岳家军纪律严明 D. 抗金符合人民利益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六部衙门 B. 市舶司 C. 军机处 D. 总理衙门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 河北曲阳 B. 福建泉州 C. 江西景德镇 D. 河南开封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宋朝时,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   )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下图)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刘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选取真才的制度。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回答:

①下令开凿这一大运河的皇帝是?

②填写出A.B.C.D.E.F的名称

A:               B:               C:                           

D:               E:               F:                       

③它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所说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它始于何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盟约名称是什么?有何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大国霸业的兴废》

(1)材料一反应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中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于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3)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