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五四运动    B. 中共成立    C. 开国大典    D. 改革开放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题文)新中国成立是一个旧时代终结的标志,下面属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是(   )

A. 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重要军事力量

C.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D. 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任命谁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朱德

D. 刘少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 “敌人”是指(    )

A. 美军    B. 日军    C. 八国联军    D. 英法联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既破除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的战争是

A. 抗日战争

B. 抗美援朝战争

C. 解放战争

D. 国民革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新中国“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A. 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

B. 组织全民族抗战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 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 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 “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题文)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哪一年?

A. 1949

B. 1956

C. 1945

D. 1978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题文)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政企分开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宣传报道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下图类似的报道会出现在(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以下不属于“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教训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C. 不搞个人崇拜

D. 努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邱少云

D. 雷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在哪一年再次选择了邓小平,带来了中国伟大的转折

A. 1956

B. 1976

C. 1977

D. 1978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新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 邓小平南巡谈话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决定将中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A. 十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十四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经济特区属于福建省的是

A. 深圳

B. 汕头

C. 厦门

D. 海南岛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间是

A. 1995年

B. 2001年

C. 2008年

D. 2011年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提出判断经济体制的是非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从而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的历史人物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到2015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世界的位次分别是

A. 第一位、第一位

B. 第二位、第一位

C. 第一位、第二位

D. 第二位、第二位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题文)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我国为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而实施的工程是

A. 南水北调

B. 青藏铁路

C. 西气东输

D. 西电东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材料,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材料二  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材料三  1979年,XX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1)图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第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之间有何关系?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4)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有何重要作用?

(5)结合材料三,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三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相适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西方国家于哪一年用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圈”和“诗篇”分别指什么?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何特点?

(3)新时期的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有何作用?

(4)请你给当今的中国对外开放提出合理化建议。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他们在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一五计划”期间,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谁?毛泽东主席曾肯定这一时期建设成就“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什么?

(2)请你举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工业、科技领域的模范人物各一人。

(3)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月”是指的每年几月?请你概括雷锋精神的内涵。

(4)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更是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为了促进东部与西部、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和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哪三大战略?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于哪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于哪一年?此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文件?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哪部法律?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后,政协职能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98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什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