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初一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这一单元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一曲《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国人公认的始祖是 (    )

A. 黄帝和蚩尤    B. 炎帝和蚩尤    C. 黄帝和炎帝    D. 黄帝和禹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 甲骨文、隶书    B. 甲骨文、金文

C. 金文、篆书    D. 金文、隶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①重用人才   

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   

④末代国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A. 变法违背民意    B. 变法深入贯彻    C. 变法遇到阻力    D. 变法宣告失败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华阳国志》有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那么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 都江堰的修建

C. 商鞅变法的实施 D. 秦朝统一的完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材料中的“他”是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A. 沿袭历史传统    B. 开创一代帝号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宣扬个人功业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

B. 重视“以德化民”

C. 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D.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 实行“削藩” B. 推行分封制

C. 颁布“推恩令” D. 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

A. 释放奴婢    B. 实行三十税一    C. 严惩贪官污吏    D. 兴办太学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黄巾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②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③最终被残酷镇压了                       

④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 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他的医学创造有

①望闻问切四诊法    ②麻沸散    ③五禽戏    ④按摩疗法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一位同学在“三国鼎立局而的形成”一目的学习中,看到有这样一段文字:“□□□□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战后,曹操扩大了在黄河流域的势力。刘备乘机占有荆州、益州。孙权进一步巩固了江东的基业。”材料□□□□处的战役可能是(  )

A. 官渡之战 B. 长平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A. 丝织技术高超 B. 社会经济繁荣 C. 统治阶级腐朽 D. 制糖技术发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 石崇王恺斗富 B. 官渡之战 C. 八王之乱 D. 七国之乱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其 中的“马”指的是(  )

A. 司马懿 B. 司马炎 C. 司马睿 D. 司马光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淝水之战发生于4世纪的后期    B. 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 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D. 东晋军队大败前秦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图1中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使用的哪种书法字体(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

①《九章算术》   

②《齐民要术》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2000 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 2013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依据材料一,请你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还在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的“汉皇帝”指的是谁?“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材料三中董仲舒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3)经过“丝绸之路”,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指出古今“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4)上述材料提及的帝王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什么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四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举出一例即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