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文物是发现历史、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A. 鱼纹彩陶盆

B. 骨耜

C. 铁铲

D. 筒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商鞅变法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孝文帝改革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清朝疆域辽阔,清政府把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其中伊犁将军管辖的主要地区是(  )

A. 新疆 B. 台湾 C. 西藏 D. 东北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变法有关的句子是(  )

A. 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 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 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 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九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场有关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的展览,下列哪一素材能够入选

 

A. 遵义会议会址

B. 大生纱厂

C. 圆明园遗址

D. 南湖游船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卢沟桥事变 D. 七七事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当我们翻阅日历时,会看到8月1日那张上写有“建军节”。“建军节”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联?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遵义会议

C. 秋收起义

D. 南昌起义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

A. 《申报》 B. 《解放日报》 C. 《民报》 D. 《中外纪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他乡埋忠骨,悲壮留青史。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在韩志愿军遗骸上午回国。下列事实与这场战争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西藏和平解放

C. 上甘岭战役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哪一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一国两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选取的素材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论语》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探讨“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最后认定其实质体现在一个“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主要含义应该指(  )

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 封建文化的兴起

C.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 神学文化的复兴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他”指的是

A. 克伦威尔

B. 林肯

C. 罗伯斯庇尔

D. 拿破仑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指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荷兰 D. 美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中国土地改革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被用于战争的武器当中,出现在一战的是

①飞机

②坦克

③远程大炮

④原子弹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51年前,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3个组织的理事会及其执行机构合并,组成统一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 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B. 促进“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 对抗华约组织

D. 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如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A. 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推广促进了哪个阶级的兴起?

(2)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4)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52年冬天后,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编自《历史纵横》

材料三:(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管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摘引自王都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当时我国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53﹣1956年间,国家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率先实行“包干到户”的是什么地方?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4)综上,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2)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同中国关系方面进行了那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