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合肥市十校2019届初三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想要完成这一建设,必须首先做到教育公平。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 因材施教 B. 兼爱 C. 有教无类 D. 仁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

①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②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③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如图的漫画思考,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经济基础薄弱 B. 对内强化君主专制

C. 对外闭关锁国 D. 频遭列强入侵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是(  )

A. 北洋水师学堂 B. 京师大学堂

C. 福州船政学堂 D. 两江师范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 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 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是(  )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拿破仑在去世前这样说道:“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留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 发动政变掌握国家大权 B.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发动对外战争 D. 颁布《民法典》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经济大危机造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物质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一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多亿美元”,此段材料说明经济危机(  )

A. 持续时间长 B. 影响范围广

C. 造成的破坏大 D. 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 希特勒上台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 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

(1)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B“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D“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任务二(赏析名画﹣﹣见证民族团结)

(2)下面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三(对比事件﹣﹣感悟②)

(3)完成下表中①处内容的填写。通过比较后,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填写在②处)

     

历史事件

背景

结果

结果的落实

西安

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和平解决

     

重庆

谈判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签订《双十协定》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挑起内战

 

(4)“求大同,存小异”对和平发展意义重大,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任务五(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

(5)如下图是同学围绕“科技与生活”开展问卷调查后,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6)完成板报任务后,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三、列举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列举中国古代史上在医学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四个人物。

 

四、判断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明朝中期,倭寇侵犯东南沿海,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判断对错)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改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聂耳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辨别:     

改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深刻揭露了俄国社会基本矛盾,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判断:     改正: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的画作名称是(    )其作者是西班牙画家(  )。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列强的侵略让中国冲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始探索新知,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摘自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今变行新法……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自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等人为实现“中国之治强”而掀起的运动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一时期,陈独秀等人宣传这两样东西主要是凭借哪一杂志?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共同的主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机器。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一主题契合了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等重要主张。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着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

﹣﹣《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观点的含义。

材料二: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束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晨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3)根据材料三所盲,你是否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为什么?

材料四: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注: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瞢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

材料五: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盏,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5)根据材料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