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海南省乐东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

A. 隋朝的建立    B. 杨坚掌握北周大权

C. 陈朝的灭亡    D. 隋朝的统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余杭、涿郡 B. 洛阳、大都 C. 余杭、洛阳 D. 洛阳、涿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题文)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到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每个历史盛世的出现都有其共同的历史原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②选贤用能

③虚心纳谏

④注重运河开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开垦土地),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 首创殿试,创立武举

C. 严惩贪官污吏    D. 善于纳谏,提倡节俭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朝有一位诗人,其诗歌如实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誉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骆宾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B. 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C. 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 D. 外敌入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和

A. 后蜀  后汉 B. 后汉  后周 C. 南唐  吴越 D. 南汉  南平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是通过(  )

A. 外戚掌权    B. 发动兵变    C. 皇位世袭    D. 组织农民起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①分割相权

②地方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③控制地方财政

④设通判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 重农抑商

B. 重文轻武

C. 和亲会盟

D. 闭关锁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 辽、西夏、清 B. 大理、金、元 C. 金、西夏、元 D. 辽、西夏、金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A. 交子 B. 草市 C. 夜市 D. 岁币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理藩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兴旺

C. 海外贸易发达    D. 文化昌盛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 行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厂卫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忽必烈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建立蒙古政权,创制蒙古文字 B. 推行汉法 C. 改国号为元 D. 统一全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台湾和西藏进行有效管理,它们分别是

A. 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B. 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

C. 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D. 枢密院    御史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中国古代史上,秦朝、隋朝既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扼腕痛惜的结局,历史让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 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方面列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成就。

(2)材料二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哪一功绩?并说明它的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出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一事例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