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是(  )

A. 古代纹饰的演进 B. 文字起源的多样

C. 文字载体的演变 D. 秦汉文化的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战争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因受到侵蚀而逐步改组,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改变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北伐战争 D. 九一八事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B. 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C.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

A. 必须依靠本国政府力量

B. 必须依靠帝国主义力量

C. 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D. 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 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 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 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识别和认识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观察1953﹣1957年重点工业基地”图,其中理解有误的是(  )

A. 该图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成就

B. 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C. 该基地体现重工业为主的特点

D. “大跃进”运动加速了该基地的建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某新闻媒体在作相关报道时以“海南一一因改革开放而生”为题其根本原因是(  )

A. 海南是经济特区

B. 海南处于沿海开放城市

C. 海南被设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D. 海南是民族自治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静候核武器的爆炸声中度过,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什么叫“家时”,什么叫计时,为祖国的强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材料中的“他”被为(  )

A. 党的好干部 B. 党的好战士 C. 铁人 D. 两弹元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5年12月10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问下列选项与诺贝尔生前的贡献领域有关的是(  )

A. 化学领域 B. 经济领域 C. 政治领域 D. 文化领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的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了崭新的近代文化,”材料中“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 人文主义 B. 启蒙思想

C. 民主科学思想 D. 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些活动反映了(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②国际社会合作不断加强

③各国消除了矛盾并形成利益共同体

④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历史人物的名字同称谓搭配正确是一组是(  )

A. 圣马丁﹣﹣“南美的解放者”

B. 爱迪生﹣﹣发明大王

C. 林肯﹣﹣美国第一届总统

D.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先驱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如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法国巴黎公社 D. 第一国际成立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时美国所面临的威胁是(  )

A. 经济大危机 B. 德日法西斯的威胁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冷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50年艾奇逊在谈到美国政策时说,美国的防线是从“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至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对这一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调整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战略的重要一环

②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反映

③遏制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④缓和与日本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竞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 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 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 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中东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材料表明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B. 民族矛盾此起彼伏

C. 宗教纷争连绵不绝 D. 巴以冲突持续发酵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其内容反映的是(  )

A. 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埃塞俄比亚灭绝人性地释放毒气

B. 德国纳粹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

C. 日本法西斯军队在南京血腥大屠杀

D. 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实施细菌战、化学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首次开通陆路交流;唐朝对外交往更为繁荣,与日本等东亚诸国交流频繁,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明朝后期,这种一贯开放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清政府更是严格限制对外交通与海外贸易。

——摘选自《二十一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被迫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这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摘选自《二十一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摘选自《二十一世纪教育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2)请指出材料二中的“五口通商”与材料三中的“经济特区”的本质区别。

(3)根据材料二,评述五口通商对中国的影响。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自《十九大报告》

(1)在材料一中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为了民族复兴,近代化探索中“仁人志士”又进行了哪些“斗争”和“尝试”?(写出三例)

(2)哪一史实表明我们党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3)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有什么感想?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

材料二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提到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事件?某网站准备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专栏,请写出一例你认为最值得纪念的改革举措。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和材料二中的“一国两制”方针都是哪一位伟人提出来的?如何评价他?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两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中“西方”的核心国家是谁?

(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反映20世纪两国的“仇”“和”的事例各一个。

(3)综合以上材料,回答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简答题)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作者是谁? 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写出为纪念这一事件而创作的传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斗歌曲的名称。

(3)说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成功实践的历史事件及最伟大的意义。

(4)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思想理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