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磨制石器    B.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C. 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 用骨针缝衣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相传,黄帝能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了指南车、舟船,水井,弓矢等;炎帝能种五谷、尝百草、制陶器、做琴瑟等。上述发明不能反映

A. 炎帝和黄帝是考古证实的人物

B.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化身

C. 当时目的社会发展水平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建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是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与齐晋结好

C. 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 周王室地位衰微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诸侯兼并争霸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奴隶制开始瓦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两千多年前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一个水利工程,经受了“5•12”大地震的考验,至今仍造福人民,这一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六辅渠 D. 灵渠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他是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 “他”是

A. 老子 B. 孔子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统一度量衡、文字,影响深远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D. 确立了中央集权管理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38月,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属楚,西属汉。根据所学推断,“双方”指的应该是(     )

A. 项羽和刘邦    B. 陈胜和刘邦    C. 吴广和项羽    D. 陈胜和吴广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治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 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C. 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 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出发的城市是

A. 西安 B. 兰州

C. 北京 D. 洛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张骞曾出使西域    B. 班超曾出使大秦

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 张骞两次出访西域

C.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东汉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读下图,下图笔记总结的史实内容是

A. 大泽乡起义 B. 代汉立新 C. 秦末农民战争 D. 黄巾起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璨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        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城濮之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对于祖冲之的主要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创制《夏历》 B.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C. 设计出翻车 D.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因风格“不虚美,不隐恶”,而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 《楚辞》 B. 《史记》

C. 《兰亭序》 D. 《洛神赋图》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4年12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在深圳隆重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学术交流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专家汇聚深圳。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 华佗 B. 张仲景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   )

A. 东汉初年    B. 东汉末年

C. 西晋初年    D. 西晋末年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现如今,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超过北方经济的发展程度。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的经济就得到了开发。以下属于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①地理、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③战争较少,相对安定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艺术成就搭配错误的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顾恺之——《洛神赋图》

C. 祖冲之——《大明历》 D. 贾思勰——《水经注》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晓玲寒假要和父母去山西大同旅游,临行前,父母问她最想参观的名胜古迹是哪里?晓玲想了想刚学完的历史知识,于是和父母说,到大同我们一定要去看

A. 都江堰 B. 白马寺

C. 云冈石窟 D. 龙门石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

图四                    图五

请回答:(1)图一体现了西周时期什么制度的创新?

(2)从图二、图三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试归纳材料中体现这一事件的内容?

(4)图四、图五体现了哪场改革的哪些内容?这场改革有何影响?

(5)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这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者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以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班固《汉书》

材料三   伟大的发明创造,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东汉时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孟子、墨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主张。

(2)材料二的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了谁的什么提议?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东汉时期,又是谁改进了这一技术,使之得以普及。

(4)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华文化的感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