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高台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 北京人

B. 半坡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能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民主选举制 D. 人民代表选举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三国时期的建业是今天的

A. 洛阳

B. 南京

C. 成都

D. 武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A. 炎黄时期

B. 尧舜禹时期

C. 夏朝

D. 商朝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B. 农业技术的进步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农业产量的提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A. 《九章算术》

B. 《齐民要术》

C. 《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汉朝,南京只不过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县城,而在东晋南朝时,却发展成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这种变化表明

A. 古代经济重心在南方

B. 北方人口都迁到南京

C. 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D.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 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 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 社会制度的变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是接受了谁的建议(    )。

A. 董仲舒    B. 刘濞    C. 晁错    D. 主父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西晋的建立者是

A. 司马炎

B. 司马昭

C. 司马睿

D. 司马懿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是

A. 五铢钱

B. 圆形方孔半两钱

C. 铲形和币

D. 刀形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

A. 武王伐纣

B. 陈胜、吴广起义

C. 文景之治

D. 赤壁之战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诸侯争霸时,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的诸侯是_________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战国后期,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工程设计者是_________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是_______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古代历史上,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并建立了“张楚政权”,该起义是_________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东汉后期,_________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起义。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该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问这两位伟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列举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列举三国建立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者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2)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帝”指谁?

(2)材料中的“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4)材料反映的本次改革,在当时民族关系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汉疆域图

(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依据此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丝绸之路的作用是怎样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