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歌曲《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由此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明,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河姆渡人

D. 山顶洞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 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 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 晚上,大家在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他们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下图的文物,图中不能反映出的内容的是山顶洞人

A.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

B. 会缝制衣服

C. 会人工取火

D. 懂得爱美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早在几千年前,我国某个地方的原始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彩陶,这个地方是

A. 北京山顶洞

B. 云南元谋

C. 西安半坡

D. 余姚河姆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那么这一年应该是

A. 公元前17世纪初期

B. 公元前17世纪末期

C. 公元前16世纪初期

D. 公元前16世纪末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巩固周王室统治

C. 保证国家兵源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

A. 齐桓公

B. 楚庄王

C. 晋文公

D. 周幽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2019年)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D. 猪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伯益建立夏朝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战争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哪次战役。

A. 马陵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城濮之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获得爵位,他的途径是(  )

A. 发奋读书,考取功名

B.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C. 上战场杀敌,立下军功

D.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的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统一文字

C. 建立中央集权制

D. 焚书坑儒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A. 陈县

B. 大泽乡

C. 巨鹿

D. 镐京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项羽和勾践

B. 陈胜和吴广

C. 刘邦和项羽

D. 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一工程的评价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长城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请问秦统一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  )

A. 甲骨文    B. 隶书    C. 钟鼎文    D. 小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封建性质的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建立县制

D. 废除旧贵族特权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孔子的一个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牛耕大约出现于

A. 西周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

(2)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你认为商鞅变法在历史上有什么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  “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学习要反复温习有恒心坚持不懈。”

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问:

(1)材料一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核心思想?

(2)指出材料二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观点。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他”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是我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示意图?

(2)图中这个水利工程是在何时修建的?由谁主持修筑?

(3)请用约100字来向游客描述一下该水利工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