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元谋人、北京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史料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现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一朝代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如下图所示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夏朝、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    B. 周边部落日益强大

C. 屡次迁都    D. 军事作战失利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示意图,根据这种制度,图中第二层的人要为最上层的人尽的义务是(  )

A. 修建城池,制定制度

B. 管理土地和人民

C. 监察百官,镇守疆土

D. 进献贡物,服从调兵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对诸侯国发展趋势的影响,不包括(  )

A. 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

B.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

C. 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多

D. 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 变法改革,富国强兵

B.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为(  )

①韩国         

②赵国       

③燕国          

④魏国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长江

B. 黄河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  )

A. 巨鹿之战    B. 马陵之战    C. 楚汉之争    D. 长平之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 —《伤寒杂病论》

C. 张角太平道    D. 张陵五斗米道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史记》是我国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可以从中查阅的史料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北击匈奴

④汉光武帝整顿吏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褒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展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2)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4)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     

(5)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请把下图《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点和战役名称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所对应的题号内:

 

A.秦的都城

B.陈胜称王建立政权地

C.歼灭秦军主力战役发生地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战国形势图》,请将图中数字所代表战役地点和国名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所对应的题号内

 

A.战国时期最大的歼灭战发生地

B.战国七雄中,被秦国最后灭的诸侯国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商鞅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然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请回答: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君的变法?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4)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认为商鞅变法的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班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请你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后一起来参与。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与西域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材料三  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很多文物,如罗马金币,波斯鎏金银壶“大长乐明光承福受右”锦片等。

材料四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

(2)骞凿空为材料二中“这条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这条道路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条道路”最远到达哪里。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文化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法和谐共生,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在对待儒学的态度上,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措施,其本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4)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文帝、汉景帝为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经济上的措施有哪些?历史上把他们的统治称为什么?

(2)汉武帝是怎样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

(3)综上,谈谈你对如何实现民族振兴的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