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 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B.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C. 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 D. 种植水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

A. 陕西西安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余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某期《自然》杂志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北京人曾经很冷”的黑色标题。气候条件让更多学者认为北京人有“主动用火”的可能。北京人“主动用火”来

①烧烤食物

②照明

③御寒

④发电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祖先及原始农耕生活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②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③半坡人会烧制彩陶

④河姆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过着定居生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A. 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 对平民进行教育

C. 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 教育不应分类别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着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 王室衰微,诸候争霸

C.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 弱小诸候依赖周天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小明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国的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一个或两个简称,比如山东简称“鲁”、陕西简称“秦”、山西简称“晋”等,这几个省份的简称都与我国古代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有关,这种制度产生于(  )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元朝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摇役,老三被国君派往某县做县令。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燕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A. 世袭制的确立 B. 禅让制的出现 C. 分封制的衰落 D. 周王地位稳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目的是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接受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商纣王、姜尚、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 盘庚迁都 B. 武王伐纣 C. 平王东迁 D. 春秋争霸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交好

C. 周王室地位衰微 D. 天子依附并听命于诸侯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争霸的目的是“尊王攘夷”

③争霸给各国人民带来灾难     

④争霸战争加速了统一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乱悠悠”“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交好

C. 周王室地位衰微 D. 天子依附并听命于诸侯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战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某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清你参与下列活动,探究并回答问题。(文献解史)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故汤武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中卫鞅的话表明了他的什么主张?

(图表说事)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相对应?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歌谣记事)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秘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4)写出歌谣一和歌谣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5)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通过对以上歌谣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3)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