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廉江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重点班、平行班)上学期12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 学会制作工具 B. 住在山洞里 C. 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 过着群居生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从猿到人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 直立行走 B. 手脚分工 C. 语言产生 D. 大脑开始发达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 会使用火

B. 依靠采集生活

C. 会人工取火

D. 会制造石器工具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

A. 制造工具 B. 使用火 C. 缝制衣服 D. 种植作物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周记》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 B. 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

C. 半坡氏族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D.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 中国的朝代更替 B. 中国的远古人类 C. 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 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嗄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香港歌星刘德华一曲《中国人》唱遍了华夏神州,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如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______(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 龟甲或兽骨上 B. 竹简或木牍上 C. 丝帛或麻布上 D. 宣纸上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朝时期(    )

A.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 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 畜牧业发达 D. 铁器开始使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实行 (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见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C.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D.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 爆发平民大起义    D. 少数民族入侵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国君很傲慢

C. 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 周王室地位衰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题文)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国人暴动    B. 周平王东迁洛邑

C. 齐桓公成为霸王    D. 韩赵魏三家分晋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A. 晋文公    B. 秦穆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 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出现一些水利工程

C. 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

D. 出现纸质货币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百家争鸣    D. 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

——《韩非子》

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材料一反映什么政治制度开始了?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齐、楚、秦、晋等诸侯国是因为什么制度形成的?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春秋时期政治形势出现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给当时的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2018年9月23日上午,廉江在市文化广场举办主题为“生态农业,和美廉江”活动,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题编辑了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特色农产品展区)

材料一:早在六七千年前,分别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农耕文化的时代。他们已开始定居生活,会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磨制石器。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农作物

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

 

黑陶

半坡居民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

 

 

 

(农耕文化展区)

材料二:观看下列图片:

(2)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我们了解半坡人生产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根据图二,结合所学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精准扶贫展区)

材料三: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3)造成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实现农民丰产增收,请你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