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东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 发展经济

B. 制度创新

C. 武力掠夺

D. 科技强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十三五”期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兼爱

C. 有教无类

D. 仁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叙述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①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②“蔡侯纸”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③“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④甘肃敦煌莫高窟是这一时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

⑤《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

⑥《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A. 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⑤⑥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D. 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康熙有关的史料,正确的是

①17世纪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②粉碎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③废除丞相制度

④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

⑤赐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导游带领着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览馆前,导游对列强在近代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史实作了错误的解说:“

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开放广州、厦门等地为通商口岸;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④趁机割占我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③④①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④谭嗣同就义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②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识读下面年代轴上的时间信息,对信息所反映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A战争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

②B战争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

③C战争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④D战争的发动者之一是奥匈帝国

⑤E战争是一战的主战场之一

⑥E反映了中国近代的五次侵华战争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③⑤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表是在不同时段《新青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率最高,其原因是

 

A. 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C. 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 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 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 图四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战役的战略态势归纳最为正确的是

A. 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 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 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 千里渡江、摧枯拉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 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 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你根据下表信息,为其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A.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哥伦布的贡献使

A. 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 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 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 人类历史迈人工业文明时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英、法、美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文件,关于这些法律文件叙述有误的是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废除了王位,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③《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北方叛乱各州的黑奴都应看做是自由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以关爱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基本蕴含的人文情怀,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以下集中体现了人文情怀的是(  )

A. 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研制白炽灯、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B. 三角贸易、美国出兵轰炸南联盟、极端组织发动恐怖袭击

C. 达尔文提出优胜劣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牛顿发现三大定律

D.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我国坚持人民至上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

A. 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

B. 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C. 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公布当日,美国申请移民的数量剧增,主要去往加拿大,这导致加拿大移民网瘫痪。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也曾出现这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①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回眸)

材料一: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1)由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史实。并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材料二: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潮流逆转)

材料三: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

(3)材料三的奏章反映的清朝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当代聚焦)

材料四: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材料五:“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

(4)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对比材料四、五,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现实思考)

材料六:截止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

(5)材料六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亡屈辱沧桑)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图二反映了日军哪一暴行?

(民族觉醒举步维艰)

材料二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中,图一两位人物领导的哪一场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图二人物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他追求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民族复兴独立自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3)材料三中,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运动是什么?于何时完成?

(民族强盛壮丽篇章)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4)材料四中,“根本转型”的内涵指的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试举一例?

(掩卷长思传承精神)

(5)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汇聚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今天,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中汲取和弘扬哪些精神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纵观世界历史上各国的改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才是强国路,发展才是硬道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顺势而为勇于革新)

材料一  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1)材料一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举一例。

(革故鼎新国家新生)

材料二

图一俄国民众欢迎沙皇            图二

(2)材料二中,图一俄国农奴欢迎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二世,在土地方面,他针对农奴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图二所指的事件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暂时退却初见曙光)

材料三  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这种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3)材料三中“暂时退却”所指的政策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

(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材料四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不忘初心探究真谛)

材料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5)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为此做出卓越贡献,这条道路是在什么会议上形成的,请你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6)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