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19届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题文)“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古巴比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说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下列成就出现在上述文明区域的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金字塔

③帕特农神庙

④阿拉伯数字

⑤甲骨文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婆罗门教修行图》。婆罗门教的创立维护了哪部分人的利益?

①婆罗门

②刹帝利

③吠舍

④首陀罗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就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

A. 通过抽签,很多公民可以担任政府各级官职

B. 全体雅典人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 全体雅典人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战争等国家大事

D. 公职人员可以专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 基督教产生    B. 文艺复兴发生

C. 新航路开辟    D. 启蒙运动兴起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运动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亚历山大东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775年,43岁的华盛顿为形势所迫离开他心爱的维农山庄,投入了那场让他名垂青史的战争。“形势所迫”从根本上是指

A.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 萨拉托加大捷

D.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是指法国大革命

A.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 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

C. 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A. 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B.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C. 世界由封闭转向互相联系

D. 新的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由于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引发的革命是  (    )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理论往往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A. 工人运动从欧洲开始兴起

B. 普选权成为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

C. 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 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诞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美国民主政治的制衡性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下列人物不属于反殖民侵略英雄的是

A. 华盛顿

B. 克伦威尔

C. 玻利瓦尔

D. 章西女王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期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A.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生自由和土地使用权

C. 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D. 改革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 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C.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复活》

D. 爱因斯坦﹣﹣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素,使世界开始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的发现”与“地理大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这两件事对欧洲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列举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材料二中英国能在现代文明的入口处“抢占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豳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变成现代的工业,从而把资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

(1)材料一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变革”首先在哪一工业行业中开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期间(1870年到1900年)发生的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氏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闻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请写出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3)我们应当如何全面评价材料三的这次改革?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2008年北京奥运凸显和谐世界理念,其开幕式的文艺展示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和”字,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和谐世界的思想主题。“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欣赏“和谐”画卷

(1)图一中的商路对图二中的马可波罗记述其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以上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根据图三、图四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步骤三:学史明智,描述“和谐”美景

(4)通过上述探究,你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