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 管仲改革之时

B. 周平王动迁之际

C. 商鞅变法之后

D. 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有

①科举制

②大运河

③赵州桥

④都江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 重视教育

B. 倡导节俭

C. 虚心纳谏

D. 轻徭薄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 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 在热闹的“瓦子”里摆摊卖货,还能欣赏到艺人们的精彩表演

C. 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杜甫的诗句

D. 听说邻居的儿子在进士科考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两句“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 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得皇权

B. “靖康之变”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

C. 秦桧谋杀抗金名将岳飞

D. 北宋为求苟安同辽签定澶渊之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交子

B. 会子

C. 美元

D. 英镑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域是在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甲                  乙                        丙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

A. 丞相

B. 行中书省

C. 三司

D. 锦衣卫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厂卫制度

D. 文字狱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军机处是协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的机构,这个机构最早出现在

A. 顺治帝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 《水经注》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资治通鉴》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有

①都由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②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国主权利益

③都构建了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带来了世界长久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43年2月,罗斯富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诺曼底登陆战败

D. 攻克柏林战役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北约的成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华约的建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美苏争霸过程中,双方对外战略相对进行调整,根本原因是(   )

A. 政府换届改变政策    B. 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C. 国际形势不断发展    D. 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他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的战争

A.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美苏冷战 C. 朝鲜战争 D. 中东战争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肯德基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海外、丰田汽车驰骋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A. 世界经济全球化

B. 世界经济区域化

C. 世界格局多极化

D. 地区经济一体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了哪一朝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民族友好,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清朝前期,在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民族为发展祖国的经济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

《清朝疆域示意图》

材料四:2014年3月1日昆明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恐怖分子有组织、有预谋,统一着装,蒙面持刀,滥杀无辜,丧心病狂。此后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希望国际社会认清以“东伊运”为代表的“东突”分裂势力的恐怖主义本质和严重危害,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反恐政策立场。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这句话中的“朕”指谁?这句话说明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再举一例说明之。

(3)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4)为加强对A、C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看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步骤二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