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待一统(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分封诸侯王

C. 大兴文字狱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湖北襄阳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其中刘秀的贡献是

A. 匡扶汉室,建立蜀国

B.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C. 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D. 辅佐吴国,春秋争霸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 丞相权力膨胀

B.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外戚专权

D. 宦官专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的我国本土宗教是(  )

A. 道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佛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论语》    B. 《离骚》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网上热炒的历史老师袁腾飞曾说:“蔡伦是个宦官,宦官一般没什么好人,只有两个不错的,青史留名,蔡伦和郑和。”以下关于蔡伦“青史留名”的贡献及评价正确的是       

①发明了纸张

②改进了造纸术

③为人们提供了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④撰写了史书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目前各种新型疾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在防治疾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

A. 《伤寒杂病论》    B. 《道德经》    C. 《九章算术》    D. 《春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以下四张图片反映的是一场大战,这场战役是       

A. 炎黄战蚩尤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能以地理位置直观反映三国鼎立形势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过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A. 长安

B. 洛阳

C. 建康

D. 平城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   )

A. 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B.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 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 鲜卑姓氏改汉姓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 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 郦道元

B. 祖冲之

C. 华佗

D. 贾思勰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刘邦建立西汉的公元前202年属于       

A. 公元前3世纪初

B. 公元前3世纪末

C. 公元前2世纪初

D. 公元前2世纪末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汉朝一个伟大的王朝。因为它的鼎盛辉煌,甚至让一个民族以它的名字来命名,并且让历史铭记了它两千多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译文:京城(国库)中的钱币堆积有百万万之多,串钱的绳子朽烂,钱币散落不可计数;国家粮库中的粮食因为不断地存入新的粮食,而没有多余的地方,只好把新粮放到陈粮的上面,都满溢到粮仓的外面,直到粮食腐烂而无法使用。)

(1)材料一阐述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请问出现在哪个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两点。

(政治之盛)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2)汉初分封的一些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汉武帝继采采纳谁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汉武帝还建立了什么制度?

(外交之盛)

材料三: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3)历史上“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皇帝时期?经过“丝绸之路”,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分别指出古今“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厖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在哪一历史时期形成第一次高潮?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再举一例导致出现材料一历史现象的因素。

材料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天平”

(4)根据材料三,概括材料一的历史现象产生的影响?

(5)综合以上探索,你认为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什么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