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被称为“鸦片战争”。该战争使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B.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是(   

A. 反清复明    B. 反清扶洋

C. 扶清灭洋    D. 复明灭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①清政府的镇压  

②八国联军的镇压  

③内部派别的斗争  

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 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 开辟市场,进行殖民主义扩张

C. 为了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D. 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史和近代化阶段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虎门销烟、戊戌变法

B.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 虎门销烟、洋务运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A. 农民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 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主张救亡图存,并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陈宝箴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 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族、民权、民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④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

C.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成立同盟会    B.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 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    D. 接受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武昌起义

④《临时约法》颁布

A. ①②③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B. 是一场提倡政治制度革新的运动

C.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解放了人们思想

C. 维护了民族尊严 D. 挽救了民族危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四个人物中,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D. 毛泽东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

A. 封建军阀垮台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必将受到惩罚

C.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 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复辟帝制

④中华民国成立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为推翻袁世凯的帝制,维护共和制度而进行革命运动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护国运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原因是( 

A. 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B. 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 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 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和约签字”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毛泽东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董必武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217月,中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二大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求富

C. 民主与科学    D. 三民主义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为实现材料一中的“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等掀起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誉为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1)写出材料一中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的至少两位代表人物。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哪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具体指什么?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