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这是一部文学作品,全诗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该书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作者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这部著作的作者及作品是

A. 但丁——《神曲》

B. 但丁——《哈姆雷特》

C. 莎士比亚——《神曲》

D.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17年12月28日石济客专正式通车运营,大大方便了鲁西北人民乘高铁出行。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爱迪生    D. 史蒂芬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A.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一漫画, 画的是一位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美利坚”的烈马上,这匹烈马要将骑在他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资产阶级革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争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八年军旅生涯,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执政,值国家最艰难之时。这位伟人是(    

A. 华盛顿    B. 拿破仑    C. 林肯    D. 玻利瓦尔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它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小明一家去美国旅游,来到一个小镇上看到有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矗立在这个村镇的中心。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村镇的民兵,为美利坚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请你告诉小明一家这个村镇是(    

A. 波士顿    B. 约克镇    C. 来克星顿    D. 萨拉托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历史事件反映了法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卷。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攻占巴士底狱 

②处死路易十六 

③拿破仑称帝 

④巴黎公社起义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①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A. 英国宪章运动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独立宣言》的发表    B. 《人权宣言》的颁布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   

A. 查理一世    B. 威廉三世    C. 詹姆士二世    D. 路易十四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马克思主义论坛会上,如果请你做主题发言,你应确定的主题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

B. 国际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

C. 新航路开辟与野蛮的“三角贸易”

D. 殖民者掠夺与殖民地人民抗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这场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国家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会?”请问“这场革命”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美国南北战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 瓦特——改良蒸汽机    B. 史蒂芬孙——汽车

C. 富尔顿——汽船    D.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标志性的成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

A. 珍妮纺纱机    B. 改良蒸汽机

C. 火车机车    D. 内燃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78312月,华盛顿在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

A. 废除黑人奴隶制    B. 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 颁布《权利法案》    D.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 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 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 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

A.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表是1770-1821英国经济构成表,推动英国经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比例

工业

农业

1770

24%

60%

1821

51%

36%

 

 

A. 新航路开辟    B. 工业革命    C. 早期殖民掠夺    D. 光荣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    B.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 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 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792年9月22 1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和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这里的“君主”应该是(   

A. 路易十四    B. 路易十六    C. 查理一世    D. 查理二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人权宣言》是引领法国迈入近代社会的指针,我们今天翻阅它时,仍能领略其伟大而深邃的思想。以下关于该文献内容错误的是(   

A. 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B. 法律是特权阶级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严格限定国王的权力,确定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国会,并规定公民应享有的权利。”这些观点应出自(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法典》    D. 《共产党宣言》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边历史情景绘画反映了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 

A. 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B. 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C.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D. 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立法规范的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拿破仑法典》    D. 《人权宣言》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一书中谈到路易十六之死时说:“一个最善良又最软弱的国王,经过十六年半一心谋求幸福的统治之后,在三十九岁上死去了。他的祖先给他遗留下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B. 罗伯斯庇尔上断头台

C. 拿破仑政变    D. 攻占巴士底狱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据此判断拿破仑最伟大的贡献应是(   

A.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 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 改革财政,加强法制,强化国家机构    D. 发动“雾月政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 1640年新议会的重新召开    B.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C.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D.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688年宫廷政变后,英国找到了一个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那就是实行(   

A. 封建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三权分立”    D. 幕府统治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中国常把一个人遭受挫折或失败称为“走麦城”,而西方则常称为“人生的滑铁卢”与西方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马拉    B. 克伦威尔    C. 罗伯斯比尔    D. 拿破仑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1838年

500

1850年

6600

1870生

155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四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怎样体现这种思想的,请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两位人物为建立理想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创立的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思想(理论)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发生在哪件事情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的哪两次革命战争?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