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仪征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通过学习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可以认识到(   

①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②统治者勤政爱民,方能长治久安

③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历史的倒退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为政以德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 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 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史学名著。下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对应的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说:“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市场”的时期有(   

①春秋战国时代

②秦汉时期

③明清时期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 的。”根据这一观点,这次“反思”的先进人士(   

A. 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B. 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C. 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D. 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7 年 1 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下图),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你 认为下列哪一地点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   )

A. 北平    B. 卢沟桥

C. 南京    D. 沈阳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C.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船只,不仅进行运输,有的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下列船只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辛的有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7 年 4 月 6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会 晤,习主席强调:“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从敌对到建交、 到成为战略伙伴,中美走过了近 70 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个风雨历程中出现的第一道彩虹是(    )

A. 抗美援朝    B. 重返联合国    C. 尼克松访华    D. 中美建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会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②①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2017 年 3 月 26 日,林郑月娥在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下图是设于香港会展中心的中央点票站的场景。会场背景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体现了(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构想

C. “求同存异”方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称谓。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对外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伯利克里在 “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 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雅典城邦中最能反映以上原则的机构是(    )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主要是因为(    )

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天圆地方”说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人的作用

C. 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同点有(  )

①都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爆发

②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③广大黑人和农奴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身自由

④工业资产阶级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⑤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俄国 保留了封建残余,美国存在着种族歧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21 年 8 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 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 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俄开始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 苏联颁布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    D. 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美军第 75 游骑兵团(the 75th Ranger Regiment)是一支骁勇善战的特种 部队,继承了二次大战期间所赢得的荣誉与血统。下图为该部队官兵的臂章, 臂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 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 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四幅图片,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 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   )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②日本的崛起

③欧盟的成立

④中国的崛起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古城扬州是一座运河相伴、因水而兴的城市。唐朝扬州考生李进准备走水路进京赶考,他会依次经过大运河的(    )

①江南河

②邗沟

③通济渠

④永济渠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有一种精神叫不朽”,“孤军坚守扬州城”直至战死的一位英雄被后来的皇帝赐其谥号“忠正”,亲书 “褒慰忠魂”四字颂扬之,并命修墓建祠堂永为纪念,这位英雄是(    )

A. 岳飞    B. 文天祥    C. 史可法    D. 江上青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我们要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下列在“建设 新扬州”方面不属于交通方面成就的是(    )

A. 扬州火车站    B. 联合国人居奖    C. 润扬大桥    D. 扬州泰州机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商朝的文化是一个灿烂的文明,是我国有文字可考信史的开始。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 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即所谓进奏院状,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进奏院状主要涉及皇帝 的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至于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则并不多见。

——中华传媒网

材料四“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 英国学者李约瑟

请回答:

(1)请举一例说明材料一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在争鸣的各学派中,哪一个学派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比较受统治者推崇?受推崇的理由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唐代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大科技发明密切相关?

(4)据材料四,请用史实支持作者观点?

(5)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文化史。上述璀璨的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风貌?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时代巨变的窗口。“千年中国看西安,百年中国看上海”。阅读下列 记载上海近现代历史的一些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课本(八上)

材料二 李鸿章 1872 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 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三幅图片

(1)材料一中的条约名称是什么?该条约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轮船招商局创办于哪一历史事件中?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中图 1 反映的历史事件性质如何?这一历史事件与图 2 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

(4)材料三中图 3 开发开放的时间是哪一年?有何意义?

(5)通过探究上海在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你有何感悟?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某班学生利用凤凰网上《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的专题报道进行了一个关于“世 界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    西方模式

材料一    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在下面两个世纪 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他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 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探究二    苏联模式

——《谁拯救了美国》

材料三    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 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摘自凤凰网《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

探究三 中国模式

材料四 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 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改革。

——何正斌《300 年经济学与 30 年中国经济发展》

请问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英国“傲视全球”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他”是谁?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特征。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4)据材料四,改革开放后我国是怎样克服“借鉴苏联模式”所建立的经济体制弊端的?

(5)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应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