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政策

A. 外交政策

B. 经济政策

C. 民族政策

D. 政治政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唐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A. 581年、李渊    B. 618年、杨坚

C. 618年、李渊    D. 618年、李世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秦朝——孝文帝改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B. 汉朝——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C. 唐朝——科举制的创立——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D. 元朝——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中宗

D. 唐高宗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注重任用贤才

D. 提倡节俭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谈在G20峰会闭幕后的5日晚举行。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排除干扰,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中日交往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日交往便十分活跃。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与日本相互学习,中国也向日本派遣留学僧

B. 遣唐使包括使节、留学僧和留学生

C. 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 日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文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从“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 促进了中外交流 B.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鉴真

B. 张骞

C. 玄奘

D. 班超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 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报考

D. 唐太宗建立唐朝,平定全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A. 大秦音乐

B. 楼兰音乐

C. 天竺音乐

D. 新罗音乐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体现在

①自行委派官吏

②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从下表中课读出的信息包括

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上述是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阅后请问答:

(1)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3)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至少写两个)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什么作用?你认为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二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三  黄巢起义后,宣布“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材料四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毛泽东

请回答:

(1)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写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和起止时间。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4)材料四是毛泽东对朱温的评价,概述朱温的主要事迹。

(5)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是否有关系?试说明理由。

(6)综合上述问题,你有何感悟?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______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对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文化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