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编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分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人和动物同住一个“地球村”,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A. 有没有语言

B. 会不会制造工具

C. 会不会劳动

D. 是否过群居生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半坡人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17年12月2日深圳街头出现了首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在不断提升。结合所学知识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 北京周口店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遗址

D. 大汶口遗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A. 炎帝

B. 黄帝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 炎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春秋争霸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巩固周王的统治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青铜立人

C. 青铜树

D. 四羊方尊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演进    B. 生产工具的进步

C. 耕作技术的发展    D. 古代纹饰的演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 中原市场的繁荣

C. 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

D. 大兴水利工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商朝时期

D. 夏朝时期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中说道: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秦穆公楚国

B. 晋文公齐国

C. 齐桓公秦国

D. 楚庄王赵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长江

B. 黄河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的代表人物是

A. 孙武

B. 孙膑

C. 墨子

D. 韩非子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以下思想家及其主张搭配不相符的是

A. 老子﹣﹣主张“以德治国”

B.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 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D.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所示

(1)为了将上图补充完整,①、②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三:如图2: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三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3)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二:子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概括材料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哪一方面的言论和主张?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4)如何保留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把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而租种土地的奴隶,变成农民。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求富国强兵,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三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1)材料一中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他在哪一年进行变法?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3)秦国这次变法的意义是什么?变法确立的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4)后来“卫鞅”被这些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有人说他主持的这次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西和最北的诸侯国名称。

(2)战国时期,七国相互之间展开战争。请列举三个著名的战役。

(3)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4)依据图及所学知识,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