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一模卷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李有志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有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先经商获利,然后大量购置田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秦始皇、汉武帝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开国皇帝    B. 都加强中央集权    C. 都是有名的暴君    D. 都推行儒学教育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内容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的是

A. 尧舜禹禅让    B. 武王伐纣    C. 张骞通西域    D. 赤壁之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是

A. 推进大一统格局

B.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 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

A. 为了阐明君民关系    B. 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 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D. 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

A. 郑和下西洋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戚继光抗倭    D. 邓世昌黄海海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A. 闭关锁国

B. 倭寇入侵

C. 八股取士

D. 文字狱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 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 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 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标语、口号折射出时代的特征。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百团大战    D. 解放南京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吴起镇会师  飞夺泸定桥  会宁会师  爬雪山,过草地  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可以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

⑤蒋家王朝覆灭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西方古国

A. 雅典    B. 斯巴达    C. 英国    D. 罗马共和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15新疆乌鲁木齐)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 )

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862年,林肯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这里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

A. 反对北部分离    B. 赋予人民主权

C. 解放黑人奴隶    D. 建立民主共和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有人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总结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几个历程。其中“由理想到现实”指的是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巴黎公社建立    C. 十月革命胜利    D. 新中国成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 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 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 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 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扬州八怪”中,擅画兰竹、工书法,自称“六分半书”的是

A. 王羲之    B. 史可法    C. 郑板桥    D. 阮元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的刘细君生活的朝代是

A.西汉      B.三国      C.唐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率孤军坚守扬州城的著名将领史可法生活的时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末清初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元朝时,来扬州且在此为官三年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自哪里?

A. 葡萄牙    B. 新罗    C. 意大利    D. 印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交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主要有

火车站        润扬大桥      扬州泰州机场       瘦西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19世纪中后期,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各国纷纷改革以应对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下边材料)

材料三 1861-1900年,俄国的工业产值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1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材料四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更,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玉崖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举一例李鸿章的相关代表活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变法”主张?

(3)依次写出材料三和材料四所描述的改革名称。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改革的影响有什么主要的共同之处?

(5)中国在19世纪中后期的“挑战”中失败了,中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格局是怎样被打破的?

(2)材料二中26国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导致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请指出下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4)在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