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俄国    D. 英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它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林则徐    D. 洪秀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有关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是(  )

A. 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B. 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割辽东、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义和团运动的发生是(  )

A.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D.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主要是指(  )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C. 帝国主义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D. 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外国控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15年末,孙中山发表了《讨袁檄文》,他发布该文是为反对(  )

A. 袁世凯复辟帝制    B.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C. 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以来,政治、社会上的种种腐败,比前清更甚。”造成此局面的主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 清帝退位    D. 孙中山继续革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一历史书中这样的描写: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条幅,上面写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标语。与这一场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公车上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结束了清朝统治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顶峰,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是在(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国民党一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  )

A.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 东北易帜    C. 宁汉合流    D.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了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其中强调了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新道路问题。这一“道路”指的是(  )

A. 新民主主义道路    B. 改革开放道路    C.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城市中心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次音乐会的节目单如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和《大会师》。该次音乐会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建党伟业    B. 长征精神    C. 抗日烽火    D. 解放岁月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国家公祭日,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京大屠杀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7年开始,教材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新教材确定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双十二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李宗仁在《焦土抗战论》中表达了“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的豪情壮志与抗战决心,1938年,他在哪次战役中实践了这个谎言(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抗战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  )

A. 瑞金    B. 广州    C. 延安    D. 重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标志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事件是(  )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抗日战争胜利

C. 三大战役胜利    D. 孟良崮战役胜利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不禁让人想起中国自主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主持修建这条铁路的是(  )

A. 侯德榜    B. 严复    C. 詹天佑    D. 魏源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的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中渡过的是哪条江河?解放了哪座城市?

(4)材料一的图三运动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此运动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作用?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图1江南制造总局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口号是什么?

(2)图2的“变法”指的什么运动?拉开这次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请列举一位本次事件的代表人物?

(3)图3人物的指导细想是什么?领导了什么革命?

(4)图4“民主科学”是哪一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举两个代表人物。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材料一:有誓词称:“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有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

材料二: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三:1936年12月12日,发一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材料四:如下图

(1)材料一中,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事件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怎样的结果?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两个人物)?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四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