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 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在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中,制度的改革、生产工具的发明、文化的出现等等都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以下事物所代表的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嵌绿松石的铜牌

②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④北京人头像复原图

⑤商代铜爵。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④③②①⑤    D. ④③②⑤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巩固周王室统治

C. 保证国家兵源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以下历史故事中,发生在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的是(  )

A. 三皇五帝    B. 大禹治水

C. 武王伐纣    D. 黄帝蚩尤的战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古代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 打制石器    B. 骨耜    C. 钻孔石斧    D. 铁口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下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

A. “仁”

B.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 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 “兼爱”“非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材料诉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者。这位统治者是(  )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嬴政建立秦朝后所统一的对象包括(  )

①文字 

②货币 

③度量衡 

④车辆和道路 

⑤语言 

⑥服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 焚书坑儒

C. 修筑万里长城    D.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草木皆兵

②四面楚歌

③三顾茅庐

④投笔从戎

A. ②④③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 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 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 刘邦率兵攻占成阳

B. 刘邦在垓下大败项羽

C. 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D. 刘邦采取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

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北击匈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监督,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就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下列官职具有监察管理职能的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丞相   

④刺史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

B. 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

C. 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导致东汉政权一蹶不振的农民起义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刘邦项羽起义    D. 民族大起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方联系的纽带,促进了贸易与文化交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汉朝的铸铁技术传到西域    B. 朝鲜的音乐传入汉朝

C. 汉朝的丝织品转运到欧洲    D. 西域的葡萄传入汉朝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史记》中能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赤壁之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学习历史,必须了解历史朝代发展的顺序。(  )→战国→(  )→西汉→东汉→三国→(  )→东晋→(  ),括弧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    B.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

C. 秦、春秋、南北朝、西晋    D. 春秋、秦、西晋、南北朝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

A. 长江流域    B. 珠江流域    C. 淮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 顺应了历生发展趋势    D. 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C.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 洛阳的云冈石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说出与之相关的一项政治制度。并说出最早在哪一朝代实行这一制度?

(3)请说出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如图。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商鞅变法中规定: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确立封建经济制度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魏主”是谁,他把首都从平城迁往何处?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

(4)请分别写出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重大作用。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论语》

材料三及孝文几位,躬(亲自)修玄默(清净无事),劝趣农桑,减省租赋。

——班固《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观点与什么时期的哪一学派有关?据材料,概括该学派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战国时期该学派提出哪些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注重哪一领域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该措施反映了汉初推行的什么政策?推动了哪一统治局面的形成?

(4)材料三中的政策与上述哪则材料的观点类似?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