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定远尚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 种姓制度    B. 共和制

C.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联邦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

A. 基督是救世主    B. 国王软弱无能

C. 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D. 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题文)“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他们(  )

A. 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B. 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C. 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    D. 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 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 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B. 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 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对于如何读历史?毛泽东认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这主要因为法国大革命(  )

A. 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取得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C. 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

D. 彻底摧毁封建制,广泛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中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表述,体现了什么思想或精神?(    )

A. 重视科学实验    B. 以神为中心    C. 自我克制    D. 积极进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九年级一班张超同学在学完一章节历史课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图)。根据卡片可知,张超同学这一章节历史课的专题应是(     )

A.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 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D.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D. 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  )

A. 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人民掀起的解放运动是(   )

A. 攻占巴士底监狱    B.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中国的辛亥革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题文)这部著作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庄严的结语,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著作是(    )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  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奴隶贸易的猖獗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美国的独立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欧美国家事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电动机    D. 计算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表2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表2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6永州卷)马克思语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论述主要体现出的史学观点是(  )

A. 唯物史观    B. 唯心史观    C. 生态史观    D. 社会史观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题文)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B.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C. 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D. 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题文)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15年初,俄国军医活沃伊洛夫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    B. 士兵不惧怕死亡

C. 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    D. 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沧,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解放来。该理论是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1770-1780年间,美洲是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政治思想不仅仅由欧洲向美洲传播,也发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响了欧洲人,使他们希望改革甚至废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图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古往今来,成为强国是许多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回顾历史,一些国家根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索强国之路。请根据要求参与某班的“强国之路”的主题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

材料一:回顾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在每个节点上,都用制度解决问题。英国革命后,《权利法案》成为对国王权利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法国前赴后继,以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新理想推进革命发展,设计国家方向……

材料二: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三: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涩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四: 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1)材料一中《权利法案》有什么作用?体现法国“新思想”是哪部文献?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跟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该历史事件为该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哪些经济条件?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请你归纳材料对实现我国“强国梦”的启发。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变成现代的工业,从而把资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

材料三: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4页

材料四: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材料一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要概括这场“变革”跟世界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期间(1870年到1900年)发生的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是什么?这个体系涉及到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

(5)从材料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