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据此及所学推断可知 A. 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 B. 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 C. 列强对《辛丑条约》赔款的分配有分歧 D. 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
|
2. 难度:简单 | |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谭嗣同奋笔疾书《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作者所哀伤的是( ) A. 揭竿斩木的反抗风潮 B. 泛滥成灾的鸦片贸易 C. 日益腐朽的清朝统治 D. 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
|
4. 难度:困难 | |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C.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 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
5. 难度:中等 | |
下面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 A. 19世纪初期 B. 19世纪中期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中期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当时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日本人从此可以移民去阿里山生活去喽 B. 以后可以在日本人开办的工厂里上班了 C. 在我家乡重庆可以买到便宜的日本货了 D. 我们去日本学习的年青人参加了同盟会
|
7. 难度:困难 | |
“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A. 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开放 B. 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 C.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 D.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向美国开放
|
8. 难度:困难 | |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
A. 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9. 难度:简单 |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这 A. 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 B. 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 C. 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D. 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
|
10. 难度:中等 | |
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自( ) A. 朴素的爱国热情 B. 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 知识分子的宣传 D. 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
11. 难度:中等 | |
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北京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北京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京、津民众排外事件” B. “东方雄狮的觉醒” C. “联军战事行动迟缓” D. “4.5亿两,中国的慷慨”
|
12. 难度:中等 | |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 火烧京城圆明园 B. 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C. 签定《辛丑条约》 D. 提出《二十一条》
|
13. 难度:简单 | |
近代史上赫德在《中国实测论》中向列强建议:侵华的最好手段“莫如扶植满洲政府,使其代行我令,压制其民。民有起而抗者,则不能得义兵排外之名,而可以叛上之名诛之……我因得安坐以收其实利,此即无形瓜分之手段也。”列强实现这一目标是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甲午战争之后 C. 瓜分狂潮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14. 难度:困难 |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15.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该条约签订后 A. 北京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 B. 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开始渗入内地 C. 列强在华办厂合法化 D. 沙俄侵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摘编自《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动议,然而中国的最终战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充满忌恨地把西方的“洋鬼佬”赶出国门。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虽然这与美国奉行的门罗主又相违背,但事态的特珠性应该让美国考虑暂时放弃原则。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摘编自英国《每日新闻报》1894年8月12日 材料三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日本政府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秘密聘请前《纽约论坛报》记者豪斯作为舆论战顾问,当《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纽约时报》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从而质疑克里曼;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 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刊载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石版画“牙山大胜”、“倭兵无状”、“海战捷音”、“形同海盗”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在国际上成为笑谈,造成急劣影响。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预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战败的原因。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一例。 材料三(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材料四2010年7月25——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4)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