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湘潭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的连环画讲述了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推行县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 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 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 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李时珍 

④宋应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 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 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 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红楼梦》

D. 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 《论语》    B. 《史记》

C. 《齐民要术》    D. 《资治通鉴》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 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 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D. 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边的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辽沈战役

B.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古代中东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楔形文字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某校教室张贴着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名言出自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独立宣言》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B. 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 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度

D. 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请指出哪一组数字代表的国家是同盟国集团?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其理论来源于哪位启蒙思想家?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圣西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关于当前世界局势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C. 大国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仍然存在

D.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文物反映了商代青铜制造业的精湛工艺,它出土于

A. 澧县彭头山    B. 龙山里耶

C. 长沙宁乡    D. 长沙马王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被称为“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是

A. 湖南    B. 直隶

C. 湖北    D. 广东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8年是“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逝世50周年。他的籍贯是湖南

A. 澧县    B. 望城

C. 平江    D. 益阳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据媒体报道:2018年9月,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2号”平均亩产达到926公斤。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A. 袁隆平    B. 刘筠

C. 陈国达    D. 黄伯云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北京人。( )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出现,公元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4世纪,在英国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等。( )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东汉时期邵阳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轻便廉价的植物纤维纸。( )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北伐战争期间,毛泽东经过实际考察,写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成为党指导农民运动的重要纲领性文献。( )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018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做简要评价。(至少答出2点)

(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

(4)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两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据此回答下列问

(1)两次会议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两次会议对中国革命或现代化建设最大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3)从两次转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2018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中国人向太空进军的步伐又迈进了一大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正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哪些交通工具的发明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请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形成了“地球村”,你认为对这一变化起关键作用的发明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

(3)“神舟八号”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的成就?你认为我国当今不断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2点)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图:《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请分析原因。(至少答出2点)

(2)1929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原因何在?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3)图示中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比重中达到顶点是在什么时期?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这一时期美国推行了什么对外政策?

(4)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你有何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