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           支持。

①婆罗门

②吠舍

③刹帝利

④首陀罗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 古代印度河流域

B. 中世纪的欧洲

C. 封建社会的日本

D. 古代两河流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雅典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而彪炳于史册。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   )

A. 伯里克利    B. 屋大维    C. 汉谟拉比    D. 查理·马特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取自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

A. 古代希腊    B. 古代罗马    C. 古代埃及    D. 古代巴比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题文)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   )

A. 明治维新    B. 大化改新    C. 农奴制改革    D. 查理·马特改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帝国中,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有(   )

①罗马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们常用1、2、3、4、5……来计数,发明这种计数法的是(   )

A. 古代阿拉伯人    B. 古代埃及人    C. 古代印度人    D. 古代希腊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3、14世纪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甚至还控制了乡村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的包含以下哪些阶层?①贵族 ②农民 ③骑士  ④乡绅(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布克哈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一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这层纱慕最先烟消云散。”据你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写道:“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黄金的渴望,使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现念发生了颠倒。”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受主要是由于

A. 启蒙运动的作用    B.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

B. 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

C. 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492年10月2日,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新大陆”指的是今天

A. 非洲的好望角

B. 亚洲的印度

C. 亚洲的菲律宾

D. 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③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④宣扬忍受苦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题文)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

A.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 得到统治者支持    D. 到达非洲东海岸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100年后欧洲大陆的法国颁布了另一部文献: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欧洲。这两部法律文献分别是(   )

A.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民法典》

C.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D.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及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最能说明拿破仑“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的是(   )

A. 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

B. 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 音乐家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英雄交响曲》

D. 颁布了拿破仑《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C. 《独立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张

A. 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 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 建立君主立宪制    D. 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因为它(   )

A. 确立了共和国    B. 改变了英国社会性质

C. 处死了封建君主    D. 推动世界历史进程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B. 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 专制王权通议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D. 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近代史上破天荒地审判并处死封建专制的国王,一度开创近代共和体制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葡萄牙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人权宣言》中说:“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殖民地已爆发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示范”。这里的“革命”和“新学说”分别指的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文主义 B. 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

C. 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 D. 美国独立战争—启蒙思想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题文)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 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 民族解放斗争    C. 工业文明的浪潮    D. 新体制的创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西欧城市兴起后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其中的反封建斗争最典型的是哪一城市?

材料二、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2)面对材料反二映的问题,日本政府是如何解决的?该问题的解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建立的新的经营方式叫作?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兰西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深刻影响了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时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二:拿破仑曾经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

(1)材料一的内容是由哪一个机构颁布的?所表达的思想原则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拿破仑所说的“一样东西”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样东西?

(3)材料二中拿破仑打了40次胜仗,请你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区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同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例,并指出他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中的哪一则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