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普宁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 71    B. 81    C. 101    D. 1225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1957年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我国政府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A.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 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 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优先发展轻工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A. 加入生产合作社

B. 实行公私合营

C. 由国家没收管理

D. 由国家兼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八大提出这一主要任务的依据是

A. 巩固新中国政权的需要

B. 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要求

D. “左”倾思想的指导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    )

A. 开始    B. 扩大    C. 高潮    D. 结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油田不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发建设成功的是(    )

A. 克拉玛依油田    B. 大庆油田    C. 胜利油田    D. 大港油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并没有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B. 大跃进运动

C. 四人帮的努力    D. 其他国家的帮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文革后,首先在思想界开展了关于问题的讨论

A. 改革开放

B. 阶级斗争

C. 真理标准

D. 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A.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対外开放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 沿海    B. 城市    C. 内陆    D. 农村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向邓小平提出,希望中央下放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邓小平十分赞同这个想法,随后,中央决定设立

A. 经济特区

B. 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

D. 特别行政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B.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

D.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不包括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建成四个现代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四大被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B. 中共十七大上江泽民提出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八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根据小聚居”“建立自治区平等”“共同繁荣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 祖国统一 B. 国防建设

C. 民族团结 D.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 “一国两制成功实施    D. 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 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 展取得更多成果。“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共识的达成是在( )

A. 1987 年    B. 1992 年    C. 1999 年    D. 2008 年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小球转动大球”、“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等语汇都涉及到了(   )

 

A. 中英关系    B. 中美关系    C. 中印关系    D. 中日关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题文)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②④③①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题文)2009年,袁隆平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理由是

A. 研制两弹一星”    B. 揭开制碱奥秘

C. 修建京张铁路”    D. 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

B. 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C.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 时装表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暴风骤雨,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材料三:宪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材料五: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请问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

(4)材料四中再次强调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请问我国进入此阶段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曲折”和“错误”有哪些?(至少两条)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是如何“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请列举两例)

(4)材料四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请问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活动的开展(或外交政策的制定)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