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 畏兀儿    B. 回族    C. 契丹    D. 女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题文)实行开明民族政策,被西北各部首领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中宗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黄河的一段是(  )

A. 通济渠    B. 永济渠    C. 江南河    D. 邗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题文)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B. 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指的是(    )

A. 西晋统一全国

B. 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 隋军南下灭掉陈,南北重新统一

D. 大运河的开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后在新疆设立了( )

A. 行省    B. 行中书省

C. 宣政司    D. 驻藏大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太宗和唐玄宗都为唐朝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治国政策方面都注重(   )

①发展农业 ②选贤用能 ③重用酷吏 ④改善民族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隋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  

                                                                 

A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B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C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

D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封建盛世,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开皇之治    D. 贞观之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题文)五代十国中的“五代”相继统治着我国的(    )

A. 南方各地    B. 黄河流域

C. 北方山西    D. 长江流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同为一家 B. “车书本一家

C. “回鹘衣装回鹘马 D. “唐风洋溢奈良城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 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 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 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军机处内景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的标志是(    )。

A.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    B. 元政府在西藏设安西都护府

C. 元政府在西藏设北庭都护府    D. 元政府在西藏设西域都护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有(  )

①秦朝推行郡县制 ②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③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 ④元朝实行行省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说的是 ( )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制成麻沸散

C. 雕版印刷术    D.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 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 统治者宽厚仁慈

C. 儒家思想的盛行    D. 社会劳动力缺乏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请你简要叙述你所了解的科举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 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黄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地区       朝代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四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一事例。

(3)根据材料三,写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

(4)材料四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5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材料一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诸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材料三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成聚昊国,泰、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

——桓宽《盐铁论》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即位之初在政治上面临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问题二:根据所所学知识,材料二的言论有可能是出自哪一历史人物?汉武帝是否了他的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这一举措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国家经济面临怎样的局面?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