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钟,钟身铸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该钟警世的“前事”是指(      )

A. 国民政府垮台    B. 洋务运动失败

C. 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 《南京条约》签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 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割香港岛    D. 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 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 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 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 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维护鸦片走私    B.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 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D.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南边的是(    )

A. 广州    B. 厦门    C. 上海    D. 宁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           

A. 英国和美国    B. 英国和法国    C. 日本和俄国    D. 法国和美国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割地和赔款最多的条约分别是(   )

①《南京条约》   ②《爱珲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辛丑条约》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B. 其办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C. 其办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D. 洋务运动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清政府命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使这一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 成立强学会    B. 创办《万国公报》    C. 公车上书    D. 颁布《定国是召》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李鸿章曾打算捐银参加强学会,被康有为拒绝。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李鸿章奉旨到广东挖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祖坟。这说明:(    )

A. 李鸿章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B. 李鸿章变法无门,便起歹心

C. 李鸿章从洋务派变成维新派,又从维新派变成顽固派

D. 李鸿章也想图变,但他毕竟还是清廷的奴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以下对戊戌变法论述错误的是(    )

A. 是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B. 前后维持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C.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D. 因触动顽固派的利益而失败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中国革命志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天津条约》签订后    D. 《北京条约》签订后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7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1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旨导思想是(   )

A. 人文主义    B. 三民主义    C. 中国同盟会    D. 自由主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陈独秀”“民主”“科学”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某外国报纸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红军长征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为了培养国民革命的骨干 力量,1924年国民党创办了一所军事学校。这所学校是(   )

A. 京师大学党    B. 北京大学    C. 京师同文馆    D. 黄埔军校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再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生动场面。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开始了农村土地改革

C. 形成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

D.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根据地军民的力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

C.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D. 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进军西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题文)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三大改造完成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

A. 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B. 无产阶级与走资派之间的一场革命

C. 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D.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探索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国台湾网2018年6月25日讯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今天在银川会见了前来大陆参访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双方就当前两岸关系交换了意见。海峡两岸展开对与会谈的政治基础是(    )

A. 一国两制    B. 和平统一    C. “九二共识”    D. 实现两岸三通”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申报》记录了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应该去( )

A. 广州    B. 上海    C. 北京    D. 南京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北京大学是很多同学向往的名牌大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北大的前身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马尾船政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黄埔军校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图这些票证自1978年以来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D. 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材料一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处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第四款 中国赔款二万万两于日本,

第五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 奉天省南边地方······

二、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三、 澎湖列岛······

第六款  第一,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

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请回答:

材料一出自那一条约? “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概括材料二内容。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A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B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C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_______D_____

······

······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请回答:

材料一表格中的A、B、C、D处分别填入相应的事件或内容。(一处一分)

结合材料二、三,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共合作进程大事年表

时  间

大    事

1936年12月

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1936年12月

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进行协商。宋美龄到达西安,与张、杨等就西安方面提出的六项主张进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937年9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正式形成的标志。概括指出促成国共两党实现抗日因素?

材料二: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几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把26个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语文、宗教信仰和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下。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新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3)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中国抗战的两个著名战役。请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战意义的认识。

(4)你从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一五”计划 取得的建设成就有哪些?(请举两例)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由此在全国展开了什么运动?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要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