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是(  )

A. 青铜面具    B. 四羊方尊    C. 司母戊鼎    D. 青铜立人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国学大师来我市讲学,在演讲中提到了“仁”的学说,该学说是哪位人物的主张(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庄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

A. 夏朝    B. 春秋期    C. 秦朝    D. 西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哪位皇帝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理念(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黑龙江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 )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 抗击侵略    B. 对外交往    C. 民族关系    D. 科技创新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17年5月,多国领导人齐聚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近代史时期,西方列强不请自来,侵占过我国北京的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题文)中国的近代化在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  )

A. 禁烟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

A. 戊戌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爱国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辽沈战役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被称为国家公祭日。下列事件中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

A. 卢沟桥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今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而歌曲作品最能反映时代特征,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期间的是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学习雷锋好榜样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标志”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澳门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冯达旋的《“一带一路”与新文艺复兴》文章中说到:“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亚欧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诞生新的文艺复兴。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③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④宣扬忍受苦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限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的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法典》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定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它的发表标志着(  )

A. 空想社会主义诞生    B. 列宁主义诞生

C. 马克思主义诞生    D.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战争的爆发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 萨拉热窝事件

C. 德国闪击波兰

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贝多芬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反映了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的情景。对诺曼底登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开辟了欧洲第一战场

B. 法西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 导致了意大利的率先投降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科教兴国”这一观点在日本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的史实有(  )

①大化改新    ②明治维新    ③法西斯上台    ④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 苏联解体    B. 东欧剧变    C. 海湾战争    D. 科索沃战争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 信息化    B. 多极化    C. 两极格局    D. 多元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材料一:新疆、西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区

史实

新疆

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A)管辖新疆地区。

西藏

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B)

台湾

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清朝:1684年,设置(C),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材料二: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清,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1)请写出材料一表格中A、B、C处应填入的内容。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

(3)材料二中提到的港澳同胞是通过哪一伟大构想回到祖国怀抱的?我国是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回澳门的?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举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一个史实。

(4)材料三反映出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件扭转了战局?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简单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看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三: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煤,而且使人类从此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交易股票,等等。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引用材料二中原文,分别说明材料一所代表的三大发明给西方带来的影响。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是哪个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什么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3)请举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果各一项,并分别说明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4)从材料四中我们知道,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5)结合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简单概括一下你对科技的理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同欧洲航海家远航列表比较如下:

 

郑和

下“西洋”

哥伦布

到达美洲

达•伽马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27800人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大号宝船63艘(共计百余艘)

17艘

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

长151.8米,宽61.6米

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

120吨、100吨、50吨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材料三: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近5年来,作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增长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的伟大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取得积极成果。

——摘自人民日报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唐朝主动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取材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事例?

(2)阅读材料二通过比较,指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壮举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欧洲航海家们的远航指的是哪一场海外探险活动?

(3)阅读材料三,写出什么是“一带一路”?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人是谁?

(4)“一带一路”建设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在2001年11月加入了哪一个国际组织?

(5)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潮流?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为了迎接建党97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展示影片--追忆历史)

《战狼2》和《厉害了,我的国》的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撤侨场面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梦。在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绘制图示--理清历史)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请你将三处空格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

(设计表格--归纳历史)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你结合中外成功的案例完成表格空缺处①②③的填写。

事件

内容、意义

罗斯福新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核心内容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①____________。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②___________ 的伟大决策。

意义

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历史进入③___________

 

 

 

 

(整理图片--把握历史)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看到图一,你会联想到是哪一项外交成就让中国外交官乔冠华如此开怀大笑?

(2)看到图二所反映的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变化,你会想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项政策?这一政策给农民带来哪些红利?

(3)我国在航天和农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图三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什么?图四中的人物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在国际农学界获得了怎样的赞誉?

(总揽全篇一感悟历史)

(4)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你有什么感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