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18春季学期7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统一女真各部,称帝建立金政权的是(   )

A. 完颜阿骨打    B. 皇太极

C. 耶律阿保机    D. 忽必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北宋统治者的腐朽    B. 北宋防备空虚

C. 投降派力量占上风    D. 金军力量强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小米    D. 玉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A. 成吉思汗    B. 元世祖    C. 顺治帝    D. 康熙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

A. 行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中书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             ,它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负责管理台湾地区事务    (  )

A. 西域都护    B. 安西都护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 )

A. 开封    B. 临安

C. 大都    D. 镐京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两宋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是(  )

A.     B. 戏曲    C. 诗歌    D.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 《窦娥冤》    B. 《满江红》

C. 《梦溪笔谈》    D. 《念女娇•赤壁怀古》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 废除丞相    B. 设立东厂

C. 分封藩王    D. 迁都北京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

A. 四书五经    B. 唐诗    C. 宋词    D. 《资治通鉴》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 (    )。

A. 印度洋沿岸    B. 非洲南端

C. 南海诸岛    D.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明朝文化文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③汤显祖是明朝时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④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中的“闯王”是指(  )

A. 陈胜    B. 岳飞    C. 文天祥    D. 李自成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郭沫若同志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

A. 吴广    B. 张角    C. 郑成功    D. 戚继光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有(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   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嘉庆时有一个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反映了当时(  )

A. 军备废驰    B. 土地集中    C. 贪污成风    D. 经济衰退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 唐朝贞观年间

B. 明朝洪武年间

C. 清朝乾隆年间

D. 中华民国时期

 

二、列举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列举题:请你列举出明朝的主要科技名著和建筑成就。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西湖岳王庙中的对联 

材料二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清朝秦润泉游西湖时的感言

 请回答:

(1)对联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人物?他们生活在什么时期? 

(2)“岳王”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秦润泉的感言反映了后人对“桧”的什么态度?

(3)你认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应怎样报效祖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题文)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融合。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是一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汉藏友好交流的哪一史实?有何意义?

材料二

(2)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哪个朝代?当时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西藏事务?

(3)结合唐朝和元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不同方式,请你谈谈应如何处好理民族关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科技成就?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是怎样传到欧洲去的?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到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简要谈谈这些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4)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举世公认,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对此,你是如何理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