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图1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

B. 图2是隋朝时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 图3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D. 图4是唐朝时李春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图《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节目中的选手李尚荣(7岁)抽签到的“从以下9个字中识别诗句题”的提示图。该题所涉及的诗句出自

A. 《春晓》

B. 《绝句》

C. 《登鹳雀楼》

D. 《望庐山瀑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注重改善民生,革除弊政,善于纳谏,任人唯贤,从而开创了唐朝历史上的盛世局面.这位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温总理曾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思想家一致的是(      )

A.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侧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 秦朝暴政    B. 赤壁之战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朱元璋

D. 康熙皇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 唐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C.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 苏轼    B. 李清照    C. 岳飞    D. 辛弃疾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是小同复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的史实时制作历史知识片,其中错误一处

A.

B.

C.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图①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B. 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C. 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

D. 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题文)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是甲同学在学校资料室找到的一幅残损的某朝代疆域图。该朝代是

A. 元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举办了“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的人物图片展。下列不应选取的图片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如图是2011年热播电视剧《宫》的宣传海报,剧中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在东北,大量人丁在建造万里长城;

②在西北,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③在西南,改土归流开始大规模推行;

④在中央,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

A. 《天工开物》

B. 《本草纲目》

C. 《水经注》

D. 《缀术》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如图为福建省泉州市灵山的一座碑文拓片.据此判断此碑始立于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面史实能够说明大清封建帝国危机的是( )

A. 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B.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C. 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反映了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政府重视手工业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 伊犁将军 B. 盛京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小说第62回中的一段描写: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判断该小说最早成书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吏……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

材料二 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对当地(今重庆綦江、万盛、南川等地及贵州部分地区)少数民族进行直接管辖,结束了少数民族各族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废除了农奴制的压迫,“以其地赋民”,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迁入大批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流、民族融合。

——摘编自李禹阶、管维良《三峡文明史》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时说)“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近年来)在中央大力支持、 发达地区无私支援、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下,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

——《习近平: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新华社2016109日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朝南平军一带得到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综上,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看下图

材料二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材料三  为了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乎,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二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和平交往,这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和平往来的直接效果是人类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二是暴力冲突,即战争方式,这种交往方式更大的后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许多优秀文明由此衰落。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中华文明史)(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

材料二汉唐国力强盛,对外交往发达。两汉时期,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汗血马等农作物和畜牧品种,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期,西方的先进冶炼技术传入中国,唐朝音乐舞蹈吸收了西域和外国的精华,有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音乐作品,有雄劲(刚劲、豪爽、活泼)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如《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此外,中东地区的服饰、生活习惯也相继入中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酒店。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下册

材料三明成祖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加强海外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云南晋宁人,有组织能力,而且能文能武,勇敢机智,深受明成祖的宠信;郑和的祖父、父亲到麦加朝过圣,与阿拉伯商人有接触,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通晓伊斯兰教诸国的文化习俗,懂得一些航海知识。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2)据材料三,概括郑和出使西洋所具备的个人优势。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汉、唐、明朝对外交往发达的相同前提条件;简要说明汉、唐、明朝对外交往的相同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