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的高度评价(  )

A. 赵州桥的修建    B. 大运河的开凿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市舶司的设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开凿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小明是个对联迷,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写了许多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描写唐太宗的是(  )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里的“选举制度”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和亲是我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与大唐公主成亲,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这位大唐公主是(  )

A. 金城公主    B. 太平公主    C. 文成公主    D. 襄成公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唐代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他是

A. 僧一行    B. 玄奘    C. 郑和    D. 鉴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题文)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你最好查阅的典籍是(  )

A. 《日本书纪》    B. 《大唐西域记》    C. 《金刚经》    D. 《西游记》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南宋著的抗金领,他所率的军队作战勇敢所向无敌,但他最后却遭臣诬,以莫须有的罪被杀害。后来,的冤狱得以平。在他墓门上一副联:青山有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就是()

A. 寇准    B. 岳飞    C. 文天祥    D. 李自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是在(  )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题文)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现象是(  )

A. 国土面积的扩张    B. 对外贸易的发展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自然条件的改善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哪一地区?

A. 广东    B. 四川    C. 湖南    D. 江淮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下图反映了哪一朝代的行政制度?(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西藏自古是中国的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是在(  )

A. 元朝    B. 明朝    C. 唐朝    D. 宋朝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  (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一幅山东区划图,据图判断,当时我国对地方管理实行的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郡国制    C. 州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瓦子”“瓦舍”的出现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题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郑和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了(  )

A. 印度洋西海岸    B.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 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 苏门答腊和爪哇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朗;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这首儿歌和下列哪一个人物密不可分?

A. 岳飞    B. 文天祥    C. 郑成功    D. 戚继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指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  )

A. 郑成功    B. 施琅    C. 康熙帝    D. 林则徐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历代政府都很重视对西藏的管辖。清朝除了册封达赖和班禅外,1727年还设置(      )管理西藏事务。

A. 驻藏大臣    B. 议政王大臣    C. 军机大臣    D. 南书房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经济交流,又担心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于是推行(  )

A. 重本抑末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    C. 改革开放政策    D. 建立经济特区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题文)下列体现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是(  )

A. 中书省的设立    B. 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C. 军机处的设立    D. 宰相的废除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四:“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1)材料一中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该制度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三中,这种制度完善于什么朝代?在此朝代中,哪位皇帝增加考试科目?该皇帝统治期间被称为什么?

(3)材料四中,该制度在什么时期出现僵化,称为什么?该制度在此时期考试范围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请回答:

⑴材料一出自哪位皇帝之口?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例说明。

⑵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⑶唐朝的繁荣昌盛能够闻名于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明清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阅读下列材料: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

(1)明朝末年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一斗争?这次斗争是从哪一殖民手中收回该地区? 1684年,清政府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设置什么?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写出两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