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请你比较一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C. 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 上海

B. 广州

C. 海南

D. 厦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题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上海浦东开发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到:“驱散乌云见太阳”,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指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青藏铁路通车

C. 西藏和平解放

D. 西藏自治区建立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学校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英雄人物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邓世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 八路军和新四军    B.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843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扩大企业自主权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设立经济特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建立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根据它宣传的内容,可以判定它出现的时间是

A. 1950年

B. 1952年

C. 1956年

D. 1966年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能看到

A. 集美大桥通车

B.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 金龙汽车投入运输

D. 鹰厦铁路通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如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 实行股份制

B. 廉价收购

C. 无偿没收

D. 赎买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A.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 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D.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的主要贡献是

A.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过路

B.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A. 雷锋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焦裕禄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如图,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直接针对的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二月逆流”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反击右倾翻案风”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题文)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农民参加合作社

D.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A. 彭德怀

B. 刘少奇

C. 林彪

D. 江青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见题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表

1980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1981年粮食产量

6.70亿千克

1982年粮食产量

7.15亿千克

 

 

A. 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损失的是

A. 文化大革命

B. 三年严重自然灾害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唐山大地震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这是一则关于城市改革的报道:“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企改革加快步伐……”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4年,邓小平评价特区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三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会是的悼词》

请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央做出了什么决定?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决定所起作用。(至少两点)

(3)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下面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搞建设不能凭热脑筋,要充分照顾到客观规律。这一两年,毛主席总讲要冷热结合。要承认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处罚。我们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够,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应该足够吸取。教训是深刻的、沉痛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受了损害。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就是方法出了问题。实事求是,就是对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真正了解实际情况,就要调查研究

—邓小平

请问:

(1)根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把什么列为发展重点?这个措施实施后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1949年到1957年粮食的增产与哪些因素有关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80年到1997年粮食的增产与哪些因素有关?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材料论述题

从2017年到现在,美国不断挑起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研究是否对中国1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6日做出强硬回应,称中方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于美国政府不断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行为,央视特约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所长李伟指出,在美国政府不断升级摩擦的情况下,中方被逼上梁山,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捍卫国家利益,也是为了捍卫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维护全球共同利益。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一个决定,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民众的意志。“一旦发生贸易战,将不会有赢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看来,贸易战损害世界经济增长,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直言:“美国的做法加剧了国际贸易的紧张局势,法国政府非常担忧。”德国财政部长肖尔茨也表示:“我十分担心世界繁荣的基石——自由贸易正处于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不应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问:

(1)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必须由哪个国际组织裁决?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