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 周恩来    B. 朱德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A. 联邦制    B.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完成土地改革

C. 完成三大改造    D. 发展重工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题文)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间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 建立股份制有限公司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列史实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指

A. 祖国大陆获得空前统一

B. 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C. “大跃进”运动兴起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大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十年“文革”

D. “大跃进”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 “大跃进时期    B. 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

A. 1949-1959年    B. 1953-1963年    C. 1956-1966年    D. 1966-1976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治遭到践踏,其中最大冤案是( )

A.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B.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 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

D. 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题文)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林彪集团的覆灭

B. 二月逆流

C. 粉碎“四人帮”

D. 四五运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 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 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请你为“中共八大、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改变世界的一周”等词语涉及到

A. 中日关系    B. 中英关系    C. 中美关系    D. 中法关系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题文)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 天宫一号

B. 嫦娥一号

C. 东方红1号

D. 神舟一号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 “两个凡是”的提出

B. 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作出

C. 刘少奇冤案的平反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史上有两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一次是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另一次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 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C. 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三个代表思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幅图片(下图)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参战”指参加哪场战争?试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参战的目的?

(3)试举出这场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两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有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改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哪两大运动?

(4)上述材料说明了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26届联大上乔冠华开怀大笑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2)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连接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