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武冈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A.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C.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A. 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 和平解放西藏

C. 建立西藏自治区

D. 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英雄人物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

①董存瑞

②黄继光

③刘胡兰

④邱少云

⑤王进喜

A. ①②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朝鲜停战协议》签订于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 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C. 统一财经,实现国家收支平衡

D. 开放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 实行土地改革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现国家工业化

D. 进行三大改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哪五年?

A. 1953—1958

B. 1949—1953

C. 1950—1954

D. 1953—1957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A. 第三产业

B. 农业

C. 手工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新阶段的是

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利益共享

C. 同荣辱、共进退

D. 长期合作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新中国实行的既维护了各民族平等地位,还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平等制度

B. 民族团结制度

C. 各民族共同繁荣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多党合作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国有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促使会议圆满成功的外交方针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民族独立方针

C. 维护和平方针

D. 平等互利方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这些“豪言壮语”流行在

A. “一五”计划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不包括

A.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 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 遵循经济规律办事

D. 急于求成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 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C. 1967年“二月逆流”

D. 1969年刘少奇遭受残酷迫害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A. 战略核潜艇

B. 人造地球卫星

C. 长征运载火箭

D. 原子弹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屠呦呦等研究人员提取出了一种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优点,可以有效治疗各型疟疾的物质,它是

A. 青霉素    B. 抗生素    C. 青蒿素    D. 茼蒿素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请选出姓名和荣誉称号不相配的一组

A. 铁人——王进喜

B.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C.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D. 灭火英雄——邱少云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材料二:我国军队一位领导人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岳麓版(老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的时间是哪一年?

(2)出兵入朝后,我国的军队叫什么?

(3)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和认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什么?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下面问题:

“1955年4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过的亚洲国家会议指出:这五项原则构成了各国相互了解和和平共处的坚实基础。”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五项原则”是指什么原则?

(2)请写出“这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3)“这五项原则”是哪一年?是谁?在接见哪国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的?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发起了什么运动?其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中所说的“缺点”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