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善于用人

D. 提倡节俭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 唐太宗

B. 隋文帝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 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 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 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 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走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 唐太宗统治前期

B. 唐太宗统治后期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唐玄宗统治后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 赵匡胤    B. 赵光义    C. 赵普    D. 石守信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005 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 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

A.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 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他遭到奸臣的谋害

C. 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D.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 蕃坊

B. 市舶司

C. 蕃市

D. 知府衙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 政权并立

B. 艺术精湛

C. 民族交融

D. 商业繁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微信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唐朝的开元通宝

C. 汉朝的五铢钱    D. 北宋的交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 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A. 市舶司的设置

B. 中书省的确立

C. 宣政院的设立

D. 驻藏大臣的设置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题文)《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 “坊”中    B. “市”中    C. “瓦子”中    D. “夜市”中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 繁荣与开放

B. 分裂走向统一

C. 文明初露曙光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隋朝第二个皇帝隋炀帝统治残暴,导致隋朝短命而亡,却为后代留下了一个浩大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1)图描述的是(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材料二:很多古诗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读出以下两首论及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的古诗:

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

(4)请你说出自己赞赏那首诗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种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北宋吸取历史教训,实行了新的政策,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宋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1)根据材料一,说出北宋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采取该政策的原因:

材料二:宋初大将曹翰的《退将诗》: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宋朝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北宋武将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劝学诗》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3)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有哪些深远影响?

材料五: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材料六:

(注:枢密院是宋朝的最高军事机构)

(4)根据材料五、六和教材内容,谈谈这种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灿烂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项)

(2)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异常繁华,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

(3)最能代表宋、元两代文学之盛的艺术形式分别是什么?宋元时期的主要戏剧表演形式是什么?

(4)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文学艺术灿烂辉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